在华为事件的持续发酵下,国人对于芯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要知道,作为当下研发难度系数最大的产物,芯片已经普遍被运用在金融、军事、电子产品等领域。不过由于我国在芯片方面的起步较晚,再加上“造不如买”的政策影响,使得芯片也成为了困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大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近两年,国家和各行各业对芯片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在芯片设计、封装等层面实现了突破,但制造环节依旧困扰着芯片产业的整体发展。而美国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在芯片层面对华为下“死手”。或许在面临着“无芯可用”的情况下,华为被迫减少手机出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从表面上看,美国利用芯片打压华为的方式和手段或许会取得成功,但是从实际角度来分析,在高压的环境更会提高我国芯片自给自足率。对此,身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直接表态,美国的方式是在逼迫中国实现芯片独立自主,这意味着未来美国会有部分人失去高薪工作,中国却会因此完全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结合当前中国芯片领域所传来的捷报,比尔盖茨的预言基本已经成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计划2025年在芯片方面的自给率达到70%。同时,全球各省市在上半年签约的半导体项目金额已经超过1600亿。在国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下,中国芯片产业也迎来了乘风破浪的时刻。与此同时,中国首个“芯片大学”也在大环境下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期,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时龙兴在“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上宣布,我国将在南京成立一家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大学,即“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芯片大学”,据悉这所大学所有学科将围绕集成电路设计进行,并与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首家芯片大学的成立也绝非空穴来风,毕竟人才体系的构建是中国芯片产业走得更远的一大重要环节。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仅为50多万,但需求量远不止50多万。再加上芯片属于高精尖产业,所以对研发和投入方面的需求量较高,只有保证人才的足够充足,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专业性和,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人口基数更大,科研投入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所以选择空间也要更加充沛。而在这样的局面下,也会大大压缩中国半导体技术研发时间,成功突破关键技术,让自身在国际舞台上发扬光大,至于美国卡脖子的情况,也会彻底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