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刚一个月,马上就要第一次月考了,问题就来了。连续有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不适应,有的天天哭想妈妈、有的不知道咋到食堂打饭,有的是抢不过高年级学长,天天到学校小超市吃垃圾食品,有的寄宿制学校管得太严,孩子害怕,有的学校厕所太紧张,时间紧,孩子一周没排大便、憋着,有的孩子不习惯学校的紧张节奏,动不动迟到,已经被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有月考,都是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尤其寄宿制学校情况比较多。因为不适应,不少要求转学,咨询转学手续咋办?这个有点拉仇恨呀!哈哈哈,很多家长到现在,心中的愤恨难以平静,小升初摇号这么激烈,我们想上摇不上,你这摇上了不想上,气煞我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到不适应,康康我是过来人,当年曾被某校年级主任呵斥,“多关注学习,少关注生活”,衡水系学校都是这个理念。话说回来,个人回过头想想,确实所谓孩子不适应,其实很多都是家长不适应,尤其妈妈不适应。担心太多,给孩子“二次断奶”有点不适应,其实半个学期以后就没事儿了,相信学校那么多学长都是这样过来的,孩子适应能力很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盼孩子打电话,不打电话心里没底,七上八下的抓挠,其实不打电话就是没事儿。但是还是有必要同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现在都有微信,及时给班主任留言,不要一着急抓起电话就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要上课,孩子有啥特殊的事儿,班主任或宿管老师单独关照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在校一定要尽快融入集体,集体生活一定要学会包容、谦让,不要太独,丁点儿小亏不能吃,一上来招人烦,跟舍友闹得不愉快,不然有啥事没人帮忙,有事儿、有困难一定要及时求助,不能憋着。

尤其女孩子进入青春期,第一次来例假,不知道咋处理,还有的孩子不适、痛经,当妈妈的一定不要马虎,提前准备好必需品,要告诉孩子会出现哪些预兆、不要慌张,怎么处理,如果班主任是男老师不好说,可以及时求助宿管阿姨,一般女生宿舍管理员老师都是阿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确实有很多孩子跟《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很难适应新环境,许三多换一次环境跟死过去一次一样,家长可以策略一点,可以跟孩子暗中约定,固定中间某一天在学校某个位置见一面。

康康亲戚家的孩子,当年他女儿在某寄宿制学校就读,也是特别不适应。开学第一天搞适应性训练,跟军训差不多,孩子来例假,着急的两口子牙疼,没办法跟班主任说,班主任恰恰又是个刚毕业的大男孩儿,幸好大男孩儿及时把“球”踢给了隔壁班班主任,隔壁兄弟班班主任是个女孩儿,又是孩子的数学老师,关照了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孩子也是问题较多,孩子妈妈也考虑转学,我们的这位老师意志坚定,既来之则安之,想办法帮孩子适应。跟孩子约定,每周三中午到学校门口隔着铁大门见一面,孩子吃完午饭,能来就来,有事就不来,家长等一会儿,半小时后不来就走了。能来,见一面聊三五分钟就算了,至多10分钟。慢慢孩子就适应了,高中到了石家庄二中南,现在备战高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现在的孩子经历太少,没吃过苦,怕吃苦,这是个事实。很多孩子平常过着公主、少爷一般的生活,一边做作业,妈妈在旁边一会儿削个苹果,一会儿热杯牛奶。这猛地一“断奶”,受不了。

现在石家庄的寄宿制初中好多了,一是硬件设施好很多,另外一个就是管理人性化很多,过去初中大多两周一假,现在这样的学校已经很少了,石门实验、二中润德、联邦实验等都是一周一假,精英中学改成大小周假,大周两周一假,小周一周一假,交替进行,只有一中实验、一中西山、卓越中学、师大田家炳还是两周一假,创新国际也是两周一假,但中间一个周末允许家长到校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希望家择校一定要慎重,一些成绩不错的学校,多多少少都存在透支孩子情况,像二中南、43中这些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都搞得不错的学校毕竟不多,需要强大的师资和高质量生源。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是管得越严越好,不是选择寄宿制学校家长就能轻松的。

作为初中阶段,走读学校还是主力,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并不提倡大范围选择寄宿,寄宿制学校只是一种补充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说转学这事儿。转学没问题,政策允许,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办:一是家庭有一定社会关系,可以转到好一点的学校,至少是同等水平的,这种学校空余学位较少,比较难进;另一个就是转到薄弱初中,如中考成绩一般的公办初中或新建不久的民办初中,空余学位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都有大量学生二次调整。目前寄宿制初中孩子适应这方面情况比较多,我建议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在五年级暑假搞一个夏令营,全封闭精细化管理,也可以直接付费给学校在校园搞。一方面帮助孩子补习功课,帮家长带一个月孩子,另一方面让孩子提前适应寄宿制学校生活。我看衡水那边已经有机构在搞,石家庄这边机构应该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