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读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时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是辛苦也是收获

玉米丰收完毕,大家又开始了新的播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播种小麦,刘洁开始做着种植大蒜的准备,她说自己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能吃苦,日子一样过得不比别人差。

事实也是如此,她从自己学习种植经验,再到包地管理,她把这项事业经营的风生水起。

听周围的人讲,刘洁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并不好,刚嫁过来就和婆家闹得不愉快,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更多的人为刘洁打抱不平,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刘洁和丈夫孙阳是相亲认识的,但是本着为婚姻负责的原则,两个人也是在充分了解之后,才决定结婚的。

孙阳性格很好,又懂得照顾人,做什么都会尊重刘洁的意见。双方父母也是很满意这桩婚事。

结婚前,刘洁很少去孙阳家,除非是礼数需要,不过他对孙阳的父母还是挺了解的,觉得以后相处起来问题应该不大。

除此之外,孙阳还有一个弟弟,因为从小比较叛逆,早早辍学出去打工,现在已经结婚了,孩子已经四岁了。但是因为彼此都还小,孙阳弟弟又是一个不怎么顾家的人,妻子最后还是提出来和他离婚,孩子留给了孙阳弟弟。

偶尔,刘洁和孙阳出去玩也会带着他一起,孩子很听话,也比较喜欢刘洁,刘洁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晚辈悉心照顾,毕竟自己以后也是要孩子,多试着和孩子接触,还可以提前体验下,这一切婆婆都看在眼中,一直夸刘洁真是一个好媳妇,以后一定也是一个好妈妈。

小侄子也对刘洁有了感情,经常哭闹着找刘洁,那时他们还没有结婚,并不是每天见面,但每次一看到刘洁,他总是黏着她不撒手,婆婆就开始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洁和孙阳结婚没几天,婆婆就把刘洁拉到一边,开始给她讲小叔子的事情,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妻子,两个人很快就结婚生子,但是因为年龄还小,根本就不懂得怎么维持婚姻,两个人经常吵架,孩子跟着他们也是没少受苦。

婆婆觉得小叔子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如果想要再婚,本来就挺难的,现在还带个拖油瓶,肯定更不容易。所以婆婆就想把小侄子过继给刘洁他们,但是平常婆婆还是会自己照顾的,偶尔让刘洁搭把手,为了还是小叔子好结婚。

刘洁心里一百个不情愿,自己才刚结婚,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婆婆就把侄子过继给自己,现在是说以后自己照顾。可是,这种事情传出去了,她能不管不顾孩子吗?

婆婆看似是在商量,其实暗地里一直在挑唆着小侄子叫刘洁妈妈,跟着刘洁会很幸福什么的。刘洁再也忍不了,明着告诉婆婆自己不可能要小侄子的,以后孙阳弟弟是不是好娶媳妇也跟自己没有关系,虽然是一家人,也不能明着欺负自己。

刘洁觉得都是一家人,有事我可以帮忙,但是你们强迫自己收养小侄子,甚至道德绑架,她做不到,凭什么自己要委屈接受呀。

话已经说的很清楚,婆婆还是不死心,一直强调,将来弟弟娶不到媳妇,将来还是要靠孙阳照顾,这样不是更加麻烦嘛,不管婆婆怎么说,刘洁始终不同意,态度慢慢变得强硬起来。

为此,小叔子觉得他们嫌弃自己,再也没有和刘洁说过话,婆婆也觉得刘洁冷酷无情,都是一家人,何必分得那么清。

后来婆婆一直帮衬着小叔子的生活,对于刘洁的选择,婆婆也总是有意无意的疏远她。

刘洁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别人怎么强迫她也不会妥协,即便撕破脸也要维持自己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孙阳因为生病住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两个人的工作也不足以维持家庭支出,孙阳也不能再干重活。

刘洁虽然面临着生活的一大难题,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和丈夫商量着怎么才能重新开始。

在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在家种地,都是一个老人在家里打理,但是身体也根本吃不消,就想着能把地承包出去。

刘洁觉得,她既可以在家照顾丈夫,还能陪着父母孩子也挺好的。就承包了很大一片地开始种蒜,因为看到过别人发家致富,她也相信自己可以。

虽然一开始没少遭受冷言冷语,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因为之前的事情,婆婆还在生她的气也没有帮衬着他。

小叔子因为在外面做生意又了点钱,便也冷言冷语嘲讽他,这更加坚定了刘洁要做好的心。

如今是刘洁种蒜的第四年,她的面积已经达到了上百亩,各种机械化设备也是自己买的。她始终坚信没有什么不幸的生活遭遇,哪怕遇人不淑,自己也可以反败为胜。

再说提起当年过继的事情,刘洁依旧说自己不后悔,因此和婆婆小叔子撕破脸。如果当然当时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接受小侄子,那生活当中,她可能会把怨气转移到孩子身上,自己过得也不开心,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拒绝。

大家好!这是一个算不上作者的作者@爱读不 ,有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写着每个平凡人的故事,也许就是类似的你呢?我是沐一,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