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有华北啤酒“霸主”之称的燕京啤酒,已经跌落了吗?】

出品:驼峰财经

作者:雷鸣

啤酒行业的老大哥燕京啤酒(000729.SZ)厄运不断,正步入多事之秋。

10月8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燕京啤酒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

从公开信息看,赵晓东出生于1972年6月,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998年加入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现同时担任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以及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晓东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设备工作者、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银奖、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优秀创业企业家,多次获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燕京啤酒表示,目前相关工作暂由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广军主持,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也不佳,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作为啤酒行业的老大哥,素有华北啤酒“霸主”之称的燕京啤酒,已经跌落了吗?

当红流量明星王一博代言,能挽救危机中的燕京啤酒吗?

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

成立于1980年的燕京啤酒一直是华北地区啤酒“霸主”,公司坐镇北京,产品辐射华北及全国,早在1993年,燕京啤酒产量达到18.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

燕京啤酒进入资本市场也很早,1997年就在A股和港股上市,上市第二年就实现了1.87亿元的净利润,连续多年领跑中国啤酒行业,也一直稳居啤酒行业第一梯队。

不过,最近几年,有着40年历史的燕京啤酒开始掉队,不仅业绩下滑明显,与啤酒行业第一梯队的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巨头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前不久发布的半年报显示,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5.65亿元,与去年同期64.62亿元相比,下降近14%;实现净利润约2.6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12亿元,降幅达到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峰财经》分析了多家啤酒上市公司2020年的半年报,总体来看,啤酒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多数啤酒上市公司出现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但多数公司净利仍在增长。

相比之下,燕京啤酒了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而且净利润几乎腰斩,在啤酒上市公司中,业绩表现很差。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燕京啤酒解释称,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使消费市场萎缩,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表示,目前疫情对公司全年生产、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和不确定性尚无法准确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发展失速

上半年的新冠疫情的确是影响燕京啤酒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但燕京啤酒的失速早已开始。

从财报看,燕京啤酒最好的业绩出现在2013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这是燕京啤酒营业收入的历史最高值,当年净利润为6.8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5.22亿元。之后几年,公司营业收入呈下降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峰财经》梳理了燕京啤酒最近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7年,燕京啤酒连续四年出现营业收入下滑。自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出现净利润下滑,分别下滑19.1%、46.9%和4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啤酒市格局早已发生变化,低端啤酒市场已触及天花板,而中高端啤酒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并且表现出了迅猛增长的势头。

有数据显示,从2011到2016年之间,中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从38.4%提高到了57.4%,而到了2017年,高端啤酒收入占比超过30%,首次超过中端啤酒。

为此,各大啤酒企业铆足了劲,开始决战中高端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百威啤酒、青岛啤酒以及华润啤酒占高端啤酒市场份额分别为46%、25%、13%。

余下大约20%的市场份额,则成为很多中小啤酒品牌分食的领地。

燕京啤酒也尝试转型,并于2019年陆续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鲜、燕京八景文创产品等中高端产品,还推出瓶装定制服务,但现在看来,这些产品反响平平,没有起色。

产品定位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同时,燕京啤酒的线上销售也不尽人意,落后于同行。

数据显示,以销售额口径计算,2019年燕京啤酒在阿里系线上销售渠道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4%,相比之下,百威和哈尔滨啤酒则高达约20%,青岛啤酒这一数据约为14%,看得出,燕京啤酒线上销售已经远远落后。

或许是意识到了品牌年轻化的重要性,燕京啤酒今年邀请当红流量明星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此举也足见燕京啤酒在开发年轻消费者市场方面的决心和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燕京啤酒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这对原本已经掉队的燕京啤酒而言,无疑是又一个重大打击。

失速的燕京啤酒,该如何走出困境?

(驼峰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