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万五千里长征展现出来的意志早已成为一种精神,供后来者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飞夺泸定桥》,讲的是长征路上的红军勇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舍命夺取泸定桥的故事。其实长征中像这种可歌可泣的故事真的是太多了。今天要说的就是红军的后卫师长陈树湘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国民党军为了将红军彻底消灭,不断调集重兵阻击长征途中的红军,无数的英雄战士牺牲在战斗中,不乏一些高级将领,其中有一位时任红5军团第34师师长,他就是陈树湘

陈树湘早年便投身革命,曾在北伐时期叶挺所部担任过班长、排长。1930年8月,陈树湘担任红1军司令部特务队队长,负责毛主席、朱老总等人的警卫工作。在历次“反围剿”战斗中,陈树湘屡立战功逐渐成为红军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树湘像

1934年10月,我军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时任红三十四师师长的陈树湘临危受命,负责全军的后卫防务。可以说长征途中的断后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因为老蒋在长征路上布置了重兵编织了多条封锁线负责阻击红军,同时又派16个师兵分5路负责“追剿”,陈树湘师长的后卫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一军团部分指战员合影

在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国民党军的前三道封锁线被逐一击破,然而我军也有不少损失,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我军损失3700多人;第二道封锁线,损失9700余人;第三道封锁线,损失8600余人。红军的势如破竹让老蒋坐不住了,很快便调集大军铸成了第四道封锁线,围追堵截投入兵力达数十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中过草地

相对于第四道封锁线来说,突破前三道封锁线要容易的多。为了突破这第四道封锁线,我军经历了长征以来最为惨烈且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湘江之战,损失达38000多人,其中不乏红军高级将领、指战员等作战骨干,可以说此战关系着我军的生死存亡,而负责全军后卫工作的依然是陈树湘率领的红34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掩护主力红军突破敌人封锁顺利渡过湘江,担任后卫的陈树湘指挥红34师拼死抵挡国民党军的追击,此时红34师面对的敌人数量是自己的十几倍,在殊死奋战四天四夜后,红34师成功掩护了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然而此时陈树湘已经负伤且34师由6000余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

大部队顺利过江后,陈树湘指挥红34师剩余兵力多次强渡湘江,均以失败告终。此时的国民党军已将34师团团围住,陈树湘师长在突围中不幸中弹血流不止,战士们只能用担架带着他且战且退,终因子弹耗尽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俘虏了陈树湘师长的国民党士兵用担架抬着他欣喜若狂的准备去请功,不愿受辱的陈树湘撕开自己的伤口绞断肠子,慷慨赴死,年仅29岁。牺牲后,陈树湘的头颅被送往长沙,挂在城门示众。

陈树湘师长,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之一。是他指挥红5军团第34师死守阵地掩护主力突出重围,是他被俘后不甘受辱、慷慨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