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吓得我心惊肉跳,一个小学6年级的女生双手抓着楼顶(26楼)上的护栏,整个身体已经全部挂在了外面,女孩试图用脚蹬墙面,或许她是想回到安全地带吧,但最终因体力不支,在楼下人群一阵惊呼中,女孩坠楼身亡。

该事件发生在广西平果市,据媒体报道是因为孩子没有完成假期作业,老师打电话告知了家长,家长批评了孩子,孩子就选择了不归路。

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了,让人心痛和惋惜,看了网友们的评论,有的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不好好学习,父亲连皮带都打断了,也没有想不开啊!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回事,也有的网友表示,孩子不听话,现在别说打,连批评都害怕,孩子到底该怎么教育啊?

我个人认为,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不听话就上演全武行,肯定是不对的,这样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人格不健全,长大后需要慢慢地愈合伤口,走出童年的阴影。也有些家长忧心忡忡,担心批评孩子,让孩子想不开,俗话说,小树得窜,小孩得管。该教育时还得教育,前提是让孩子不要有一颗玻璃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玻璃心”是怎么样形成的

何为“玻璃心”?是指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很脆弱,经不起批评或者指责。我们经常看到有媒体报道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就轻生的惨剧,如文章看到我们讲到的六年级女孩,在我们看来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由于她的自尊水平较低,就可能把事情想得非常糟糕,从而走极端。

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孩子,昨天我去幼儿园接二宝,老师正在和一个女孩的家长交谈,就提到女孩玻璃心的问题,跑得没有别人快,女孩会哭泣;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做得好,没有表扬她,她也会哭泣;小朋友在一起玩,没有人和她说话,她也会哭泣……

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那么孩子的玻璃心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要从自尊说起,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综合价值的肯定,受社会比较、他人评价以及自己做事成败的自我肯定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尊水平有高有低,高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较高,他们能够接受他人,哪怕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和谐,他们为了把事情做好,会努力尝试,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更自信,对自己是怎样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相反,低自尊的人遇事会比较悲观,往往把事情朝糟糕的方向想,不愿接受有难度的挑战,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不是很好,他们会过分专注那些不被接受和拒绝人的意见,从而无法正确的认知自己。

孩子年龄小,往往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当然,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就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来自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与孩子关系比较亲密、最信赖的人,如父母,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夸奖孩子,“你好棒”“你好聪明”“你真厉害”,而对孩子的错误避而不见,很少批评孩子,甚至孩子犯错后,替孩子去承担责任,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然而,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一旦他与外界接触,去幼儿园,去上学,才发现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这与父母的评价形成巨大的反差,孩子就会倍感挫折,因为从小生活在褒奖的环境中,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他人的现实。

此外,孩子的自我认知,也与自己成功的经历有关,每一次成功的经历都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可如果孩子生活在蜜罐中,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他没有品尝过努力后成功的快乐,就不会收获自信,没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就无法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就低,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生活会缺少色彩。

简单地说,孩子应该像植物一样,既要接受阳光的滋养,也要承受风雨的洗礼,而不是活在父母给孩子营造的温室中,否则一旦孩子离开温室,他就会变得弱不禁风,遇到点挫折、难事,动不动要死要活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