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年以前,有人在英国苏格兰尼斯湖看到了神秘水怪,从那一刻起,关于尼斯湖水怪的传说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但很可惜,至今无人见过它的真实面目。不过,我们今天要聊的,却是一起真实发生的海怪目击事件,日本人也将海怪称之为“新尼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4月底,日本一艘归属于大洋渔业公司的远洋船——“瑞洋丸”号,正在新西兰附近海域捕鱼,但当渔网从海底300米深处拉上来时,船员们愣住了,因为网里没多少鱼,反倒是捞上了一个散发着恶臭的水怪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船员们围着这只水怪议论纷纷,其中一人喊道:“这和尼斯湖的怪物一样吧,是尼西?(尼斯湖水怪在日本被称为尼西)”

不过,随即赶来的船长却对这一怪物没什么兴趣,反倒是显得很不开心,因为水怪身上黏稠液体已经在甲板上四处流淌,很可能会污染渔获。于是船长下令,立刻把水怪扔回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一旁的海洋大学实习生矢野道彦敏锐地觉察到这可能是一次重大发现。于是,他极力劝阻船长,总算是在水怪被扔回大海前,拍了照片、做了简单记录还取下了海怪四五十根鳍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个多月后,瑞洋丸号返回日本,此时船员们早已忘记海怪的事情,都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只有矢野道彦将此事汇报给了公司,公司高层虽然请来了一些学者进行辨认,但依然无人能看出这是什么生物。7月,公司对外公布了这一发现,一时间各大媒体报刊竞相报道,整个日本都沸腾了,不少民众甚至古生物学家都认为这并非普通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当人们想要一睹海怪真身时,却得到了已经扔回大海的消息,这又引发了人们强烈的谴责。日本生物学家鹿间时夫更是激动地说道:“日本国民教育实在太差劲了,为了2亿日元的商品,竟然丢弃了国宝,这简直是国际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会各界的指责声中,大洋渔业公司不得紧急调动所有新西兰海域的船只,赶赴现场进行二次打捞,不仅如此,就连前苏联、美国的船只也闻讯赶往现场参与。但事发已经近3个月,哪里还找得到海怪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之下,日本国内的生物学家只能依靠矢野道彦留下的线索进一步探索,希望能解开海怪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有人认为这是鲸鱼或是鲨鱼。但从现有的证据来看,海怪的颈骨要比鲸鱼长,而且它的脂肪在表层,这和鲨鱼完全不同。加上海怪拥有长长的脖子,所以更多的人倾向于蛇颈龙。这种观点也得到了部分生物学家、动物学家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观点也很快被推翻了,其主要理由就是海怪留下的鳍须。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在对鳍须进行成分分析后发现,其成分比例和鲨鱼很接近,如此一来,媒体又倒向“巨鲨”说。可笑的是,这种观点还没站住脚跟,又引来了质疑声。原因是,鲨鱼的肉是白色,而海怪则是赤红色;而且如果是鲨鱼尸体,打捞出来时会有一种特殊的臭味,但这只海怪却没有。所以,“巨鲨”说又被推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各种说法反反复复,至今依然争论不休。不过,在诸多观点中,有一种更具说服力,那就是姥鲨。在海怪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有人就做了一次实验:将姥鲨除去下颚、内脏以及腹部,再用吊车吊起,其模样和矢野道彦所拍照片相差无几。更关键的是,在对海怪鳍须再次分析后,它的成分似乎和姥鲨更为接近。所以,有部分学者发表报告称,这并非海怪,这只是一只已经严重腐烂的姥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样的结论在日本国内并没有得到多数认可。大部分人依然坚持“新尼西”或是“孑遗生物”的说法。

当然,孰是孰非已无法验证,毕竟当年那只海怪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