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因隋唐时期兴建的京杭大运河和清代的盐运而繁荣,因近代的铁路而衰落。
一、水运造就了扬州的繁荣
古代中国内陆南北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十字交汇处,四个方向水路通向大江南北,因为便利的水路条件,扬州也成为古代运粮食和盐的重要集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利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扬州近千年的繁荣,李白的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对扬州胜景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进入近代,工业化革命中出现了火车和铁路,快速、大批量的运输对水路几乎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些城市如石家庄、郑州、株洲因此兴起,而原来因水路繁荣的城市却走向衰败,扬州便是其中之一。
二、扬州与京沪铁路的失之交臂
京沪铁路实际上并不是一条完整规划的铁路,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两段铁路组成:从天津到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和南京到上海的沪宁铁路。
清末洋务运动中,改革派准备修建津浦铁路。原规划的路线是“津镇铁路”:从天津到镇江,经过扬州。大致走向与京杭大运河相同,这条铁路争执很大。扬州的争执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官员认为扬州水运发达,铁路会影响水运,二是当地的乡绅和老百姓认为铁路会影响风水,坚决不同意,与现在各地对铁路的争夺形成鲜明对比。其实现在看来,那个年代信息闭塞,很难对人的思想观念有很高的要求。铁路僵持了几年也没有建设,长江以南的沪宁铁路却早一步造好,这样索性把原规划变更为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做对接,把走向定到了安徽,修到南京江北的浦口。当然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过江还是没办法,长江大桥是解放后的事儿了。这一步京沪铁路的错失导致扬州错失了铁路带来的近代近百年的发展红利。
三、无奈的宁启铁路
苏中和苏北的铁路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与经济发展情况严重不匹配。解放后整个江北只有一条陇海铁路覆盖徐州和连云港。各方努力之下争取的南北向的新长铁路因为种种原因成了半吊子工程,东西向从南京经扬州、泰州到南通的宁启铁路同样困难重重,两条铁路简直是难兄难弟般的存在。2004年宁启铁路南京到扬州段通车,扬州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坐上火车,而之前只能靠长江对岸的镇江或者南京。
四、扬州的十字型高铁网
虽然宁启铁路的通车让扬州的老百姓坐上了火车,甚至始发开行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车次。但是宁启铁路直到2015年才完成第一期的复线和电气化改造,扬州人坐上动车已经是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20年,宁启铁路只能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过江,扬州南下列车必须绕行南京,沪苏通大桥和铁路建成后,才结束了了扬州火车绕路的历史。虽然不绕路了,但是经由的铁路太慢了,从扬州到上海虹桥的动车组走完333公里至少需要2小时22分钟。宁启铁路远远达不到高铁的标准,扬州太需要一条高速铁路了。
进入新世纪,江苏的铁路全面发力。南北向的连镇高速铁路北接青连铁路,从连云港经淮安、扬州,经五峰山长江大桥过长江,在镇江接入沪宁城际铁路。目前这条时速每小时250公里的铁路已经进入开通前的倒计时,经由这条铁路,扬州将正式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坐高速动车组到北京、上海也即将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条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的北沿江高速铁路即将定型,预计最早2020年底就可以开工建设。届时这条铁路将弥补扬州东西向高速铁路的缺位,与连镇高速铁路形成十字交汇。
而第三条扬镇宁马城际铁路也在规划当中。到时候,扬州人民的出行将会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