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日本人杀害了张自忠,后来被张自忠的部下打的粉身碎骨

1937年4月,中日战争的形势一触即发之际,张自忠奉命率十几人考察团队,前往日本"访问",在东京、大阪等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是回国后发现,国内的舆论早已一片哗然,甚至谣传张自忠前去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条约。

一、争议

当时,国内许多的报纸版面,甚至直接称呼张自忠为"汉奸",这让他痛苦不已,但是自己又毫无办法。有一次聚会,张自忠喝醉了酒,对着自己手下的军官,极其气愤的说,现在大家都说我是"汉奸",真想把自己的骨头拿出来,然后砸碎了,让他们闻一闻有没有"汉奸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的局势,早已容不得张自忠多想,1937年7月7日的一个黄昏,与以前的任何黄昏都不一样,因为它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永定河畔的宛平城外,日本华北驻军在进行实弹演习,枪声犹如重鼓一样敲击着城里每个中国人的心脏。

到了晚上十一点,日军借口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城里搜索,立即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双方开始对峙。随后不久,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士兵,走向了卢沟桥,一名中国守城士兵连忙走出掩体,试图上前阻拦日军的前行。

但还没等他开口说话,日军就突然开枪将他击倒,随即,向掩体里的中国守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很快,几十名中国士兵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卢沟桥也很快就落入敌手。在参与这次进攻的日本士兵里,就有那名日本谎称"失踪"的士兵,自此,中日战争宣告全面爆发。

此时的中国守军最高长官宋哲元,与部下张自忠都认为和谈才是解决的最佳途径,因此,他积极推动和平谈判事宜,为表诚意,还主动取消了北平戒严,避免与日军再次发生摩擦,并主动释放了被俘虏的日本士兵。

但是,他们远远低估了日本人膨胀的野心,力主和谈的张自忠也至此铸成大错,作为谈判代表,与日方签订了《香月细目》,其内容包括向日军道歉,惩罚或者罢免抗日人员,中国守军撤出北平等等,这其实也不过是日方玩弄的障眼法。

到了7月下旬,日军部队秘密集结完成后,立即向北平守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因为有"和谈"的幌子,北平守军并没有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很快就陷入敌手。时隔一日,天津也宣告陷落。随后,日军建立了伪地方治安维持会,任命潘毓桂等汉奸为指挥。此时,张自忠才恍然大悟,自己被利用了,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为了逃离北平,张自忠乔装打扮,在几名爱国商人的帮助下,冒着巨大的风险,躲过了日本士兵的盘查,顺利回到了天津的家里。稍作停顿之后,到达山东济南找韩复渠,最后由蒋介石亲自下令,被押到南京进行审查。

很快,报纸的记者就得知,并很快登载了这条消息,面对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国民政府立即向外界宣布,已将张自忠撤职查办,罪名是"守地失责"。许多张自忠的以前的同仁,以为张自忠马上要被囚禁,纷纷站出来为他鸣不平。

尤其是冯玉祥,非常熟悉张自忠的为人,仍然对他信任有加。过了一段时间,就大力举荐成为了五十九军军长,但这时的张自忠背负了一身的骂名,心里早已暗暗许下了以身殉国,借以洗清骂名的打算。

二、出征

1940年5月,侵华日军为了打通长江水上交通线,经过周密部署,从各地调集十几万部队,准备在飞机、坦克、重炮的掩护下,向张自忠部驻守的枣阳、襄阳、宜昌一带发起强攻,那杀气腾腾的架势,也宣告了"枣宜会战"的开始。

张自忠平时生活简朴,日常穿着与手下军官并无区别,但是这次在接到上头的命令,准备出征的时候,他却一反常态,竟然穿上了整齐的黄色军装,这让前来送行的人们既有些吃惊,又感到好奇,其实早在这个时候,张自忠就已经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为糟糕的是,蒋介石此时被日军的假情报所迷惑,错误判断日军的行动,认为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竟然下令第五战区的所有国军部队,同时围歼来犯的南北两路日军,争取夺回作战的主动权。

此时的张自忠所率部队,因为连续作战,兵员并没有得到有效补充,缺编情况十分严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兵强马壮,但实际作战人员也仅有两万余人,面对日军来势汹汹十几万人的大部队,实力相当悬殊。

久经沙场的张自忠,虽然觉得蒋介石的命令不合时宜,但也只能默默遵从,毕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迅速将部队集中起来,以集团军司令的身份命令部队出征,把原本计划"避敌锋芒,逐个击破"的战略,放在了档案袋里。

虽然,张自忠根据自身情况,重新调整了部署,但不幸的是张自忠部队的通讯密码,早已也被日军情报特工截获,并且破译成功,也就是说,国军所有的军事行动,已经完全被敌方掌握。

在得知张自忠实际的兵力非常空虚后,日军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了两个师团从前后两个方向夹攻,直接奔着张自忠的指挥部突袭而来,让张自忠措不及防,有些乱了阵脚,冷静下来后,他一边发送电报呼叫附近援军,一边开始组织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是日军人多势众,只能边打边撤,双方经过十几次激烈的战斗之后,最终张自忠与部队一起在南瓜店地区陷入了日军包围圈,被日军包围在一个叫做沟沿里村的小村庄,情况十分危急。

日军开始频繁发动进攻,战斗异常惨烈,由于兵力以及装备都极其悬殊,双方激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张自忠虽然组织大家多次突围,但都已失败而告终,自己的大多数部下也已经伤亡,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抗击了。

张自忠也在战斗过程中,被日军的炮弹炸伤了右腿,身上也多处挂彩,行走十分的缓慢,最后被疯狂进攻的日军,逼到了一处长山高地上,身边也只剩下的身边十几名警卫,但仍然在进行最后的英勇回击。

三、殉国

据张自忠的警卫员谷瑞雪回忆,当时在日军包围圈的东南方向,其实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警卫们都纷纷请求张自忠将军撤退,但这时的张治中将军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命令大家先行撤退,他来掩护,自己必须留下指挥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卫们非常无奈,只能继续顽强战斗,到了下午4点,几乎全体阵亡,只剩下谷瑞雪以及张自忠两人。到了这个时候,谷瑞雪只能跪着哭求张自忠,以大局为重,赶快和他一起撤离,想要背着他离开战场,却被张自忠一把推开。

眼看日军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张自忠对谷瑞雪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小谷你别哭了,战死沙场是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我这样死了,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自己都觉得良心平安。我命令你赶快撤退,向上级报告这里的情况。

谷瑞雪十分无奈,只能选择遵从命令,自己先行撤退。过了一段时间,日军已经包围上来,张自忠再也忍不住了,顽强的站了起来,大吼一声,拿着手枪向敌军射击,但敌军的子弹似乎更快,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另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胸部,这个高大魁梧的将军,终于身中数弹,轰然倒在地上。

日本人并不认识张自忠,从他的遗物里搜到了刻有"张自忠"名字的派克金笔,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对于这位壮烈殉国的将军,日军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不仅集体脱帽致敬,而且把他的遗体找了一口上等的棺木收敛,埋葬在土坡上。

警卫员谷瑞雪突出重围后,身上多处挂彩,立即把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的消息报告给了上级,这件事情也很快在前线部队传播开来,部队上下人员心里都觉得非常的难过。而谷瑞雪也成为了战斗里的唯一幸存者。

蒋介石获悉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消息后,心里极为悲痛,立即命令前线部队所有将领,不得有任何耽搁,不惜一切代价,组织人员立即抢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并且必须完成任务,不得有误。

听闻自己的老上级殉国的消息,时任三十八师师长黄维刚,亲自带领敢死队,于当天夜里就突袭了南瓜店,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终于在土坡上找到了张自忠将军的坟墓,立即命令手下掘坟开棺,最终抢回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蒋介石的指示,黄维刚把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运抵重庆。同年,蒋介石以国葬之礼,把张自忠将军安葬于重庆北碚的梅花山上,一代抗日名将就此长眠不醒,但是张自忠英勇抗日的精神,却将永远激励后人。

四、复仇

此时正是国共合作,全民族统一战线抗日热情高涨之时,张自忠将军生前的许多老部下,都纷纷表示要为他报仇雪恨。其中他的一位生死之交何基沣,也不例外,心里更是对杀害张自忠的日军指挥官恨之入骨,发誓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枣宜会战期间,时任179师师长何基沣并没有参战,因为他被国民政府以"通共"罪名羁押,但作为张将军手下右翼的一员虎将,自从张自忠殉国后,国民政府这样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舆论,最后不得不无罪释放了他,并且官复原职。

而在枣宜会战中,杀害张自忠将军的日军指挥官就是横山武彦,这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日本人,原本只是关东军的一名低级军官,但自从侵华战争爆发后,凭借残害中国人,竟然屡立战功,已经晋升为一名大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更是因为杀害了张自忠将军,获得日本军方的嘉奖,晋升为少将副旅团长。虽然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但是想在正面战场干掉他,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似乎并不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智取了。

但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之后。直到1943年3月,何基沣才在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得到了横山武彦巡视防务日期的准确情报。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何基沣立即派遣了两个炮兵班,秘密埋伏在他必经之路的两旁,誓要拿他性命。

当然,这横山武彦是一个狡诈的"老狐狸",深知自己在中国战场上有许多仇人,都想报仇雪恨。因此,他每次出行都小心翼翼,警惕性特别高,并且不会按照原定的路线行走,会故意绕路而行,这次同样也是如此。

好在何基沣早已料到,把伏击地点安排在必经之路上,并且对参与伏击的士兵下了死命令,不见到横山武彦经过,谁也不准撤退。就这样,炮兵班的战士们一直埋伏了差不多一天,才看到横山武彦的车队姗姗来迟。

横山武彦这次巡视并没有带多少随从,除了几辆吉普车之外,只有一辆卡车的士兵跟随他。等到横山武彦的车队进入对伏击圈后,中国士兵按照原定计划,集中火力重点射击第二辆吉普车,随即迫击炮也一同加入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第二辆吉普车坐的正是横山武彦,随着枪炮声响起,他还反应过来,就已经胸部中弹,被自己的随从拖下车后,由于不清楚中国士兵有多少人,立即命令随从边打边撤,妄想全身而退。

不过,还没等他们走出多远,炮兵班的战士岂会放过他们,立即一发炮弹精准地打在日军中间,当即现场血肉横飞,横山武彦也当场被炸的粉身碎骨,一命呜呼,这个作恶多端的刽子手也算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了。

当横山武彦毙命的消息传回来后,何基沣心里欣喜万分,命令重重嘉奖炮兵班的弟兄们,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张自忠将军的在天之灵也终于可以告慰了,也为中国人民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五、缅怀

自从1937年,张自忠从北平逃离,短暂回去天津的家里后,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回过家,因此,对于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来说,那短暂的几天的相处时光,是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回忆。

每次张自忠回到家里,都会与家里人有说有笑,家里因此也会变得特别热闹。但是那次他回家后,身材变得消瘦,一直都很严肃,心情十分郁闷,夜里也不睡觉,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想事情,大家都不敢打扰他。张廉云这样回忆道。

临走的那天,张自忠把自己的夫人以及弟弟叫到房间里商量事情。随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叫到一边,给了一些钱,并说这是以后结婚时的嫁妆,说完,就戴上帽子,拿起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家。

原本,在1940年时,张自忠在宜昌驻守时,张廉云已经写信与父亲约定好,准备前去探望他,可惜最后却传来了张自忠壮烈殉国的消息,最不幸的是三个月后,母亲也病逝了,张廉云感觉整个人都掉入了万丈深渊,世界都不存在了。

到了1940年底,张廉云因为就读的复旦大学迁往重庆,她才第一次去祭拜了自己的父亲张自忠。从此,只要自己有空,她就会去梅花山上,站在父亲的墓碑前说说话,心里总感觉父亲从没有离开过。

直到1945年,张廉云在重庆街头听闻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心里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伤心,突然想起陆游的诗来,拼命地跑到梅花山上,告诉了张自忠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是啊,终于胜利了!真可谓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正如张自忠生前所言:"当粉身碎骨,以事实取直天下!" 当时的社会舆论不认同他的做法,纵然有累累战功和无数赞誉,也无法平息悠悠众口,对于一个具有强烈荣誉感以及自尊心的将领来说,是多么的痛苦。

张自忠最终也实现了自己说过的话:"以死报国,以示清白。"身经百战的他本可以全身而退,但却倔强选择了刚烈的以身殉国的方式,不愧为优秀的炎黄子孙,他的抗战功劳之大,堪称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自忠殉国消息传到延安后,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主席亲自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其他领导人也纷纷题词,敬献花圈,借此悼念这位血洒疆场的抗日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他,为纪念张自忠的抗日业绩,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设立了张自忠路。1982年,为缅怀英烈,民政部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特意颁发证书给他的后人,他的事迹也将一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