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年轻时,写文章自道其怀,说“自己是先看言情小说,然后才知道有爱的”。但是,当她成年“知道有爱”后,处理“爱”的方式,却依然显得笨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享寿74,结婚两次,但都显得不慎重,说是“畸恋”都不为过。按照“小迷弟”夏志清的说法,这位现代中国最有才华的女作家,彻底给俩“臭男人”给坑惨了。胡自不必说,按时下标准妥妥“渣男”,不仅长她整整15岁,还是二婚老男人,还是阅女无数的情场老手,还是“落水文人”一枚,一番深谈后张爱玲几乎就被吃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大的草率,似乎还在后头。36岁那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张爱玲邂逅落魄文人赖雅,在明明知道这个老男人也是个不靠谱的“浪子”,而且“似乎比我更没有前途”时,她仍然飞蛾扑火般,迅速与之闪婚,不惜漂泊度日、生涯潦草,以至于后半生被拖累到半死不活。如果说,与胡陷入爱恋时,张尚20出头小女生,不免为之蒙蔽,但和赖雅这一出,实则几乎令太多人诧异的。不仅“张迷”们为之愤愤不平,痛惜为“一朵鲜花漂洋过海地插在牛粪上”,彼时她身边就有亲友感叹“不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贯予人以精明印象的张爱玲,何以会这么仓促、果断、急迫地开始第2段婚姻,几十年来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张爱玲何以会贸然嫁给穷丑老的赖雅,且是在仅认识两个来月的前提下?历届“张迷”们,都给出各种答案。

有人说,这是恋父情结所致;有人说,这是情投意合的结果;有人污蔑,这是想要张“长期饭票”;还有人揣测,这是“祖师奶奶”想在写作上得到赖雅指导,理由不一而足,各有道理。但是,似乎都忽视了一个更重要、更接地气的理由:1950年代的张爱玲,最心急火燎之事,除了谋生,就是要真正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彻底稳定下来。更何况,她一心要打入英语市场,也急需一个美国同行,给予帮助。而赖雅,并非最好但是切合理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现有材料,1955年的张爱玲,得以从港岛远溯美国,是借助“难民”身份了遂此愿的。那时的她,嗅觉敏锐地察觉到,无论是港是台都前途未卜,能够永久保证她自由写作的地方,只有美国。但她的尴尬在于,过度高估了自己英文写作的受欢迎度,不仅营生为难(还要借住日渐隔阂的闺蜜炎樱家中),甚至连加入美国籍也成了渺茫之事。这是可能功亏一篑之事,日渐显得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以张爱玲好友夏志清为首的一些学者,多年前就有一个被“张迷”们刻意遮蔽的推测:张爱玲起初,“处心积虑赖上”赖雅,实出于不得已,不过就是为了在美国找个靠山,尤其是解决入籍问题——据美国移民和入籍法(INA)第319(a)条规定, 与美国人结婚满3年就可自动实现;而赖雅呢,早期也对张爱玲有所隐瞒,未将自身贫穷(这一点实际张爱玲开始就清楚)特别是有病的真实情况告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赖雅结婚,首先是为入籍这种说法,当然是很难被“张迷”所接受的,是以一直隐而不彰。它既对张爱玲“民国临花照水人”这一顶级清高形象有所颠覆,似乎也在“玷污”张赖夫妇的美好爱情。

但这个观点,纯粹血口喷人吗?鄙意似乎又未必。有很多的蛛丝马迹显示,这场婚恋确实有点“反常”,甚至有“设计”成分,至少张爱玲是步步为营把握主动权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张爱玲多少是有点恐婚症的,这次竟然如此急切逼婚、闪婚,透着一股微妙。张爱玲是不信婚姻的,在她笔下,几乎所有姻缘都是黑暗的、都是交易、都归破裂,《倾城之恋》的金句“婚姻就是长期的卖”,很真切地反映出她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之前与胡兰成,名义上虽是结婚了,可实际并无法律程序,只是以一张“约定”为凭,平素还是各过各的,照样AA制,说是结婚不如说是固定同居。而此番与赖雅,1956年3月13日首次见面,也没怎么来往,5月12日就“去小屋一同过夜”,而且3月后就在纽约结了婚,这不反常吗?而且,素来洁身自好的张爱玲,何以突然变得如此“开明”?

更为重要的是,“一夜风流”后,本有“从此不会再见”的约定,张爱玲却在3个多月后的7月5日,直接写信给赖雅,宣告已怀了他的孩子云云。至此,“老实人”赖雅出于被迫,才不得不结婚,尽管条件是打掉孩子。倘恕我唐突,这里面的反常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张爱玲如此谨慎细微之人,也不是未谙世事的小女生了,何以会没有“安全措施”?大条止此,完全不类张爱玲作派;其二,张爱玲与胡在一块同居前后3年,愣是没有任何怀孕迹象,与赖雅则一击即中,这里面难道没有“猫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还有学者认为,张爱玲怀孕这事是虚假的,意在欺瞒。从后来的《小团圆》来看,描述真切到洗筋伐髓,当确有其事。只是这段感情,从结识、到过夜、到怀孕、到结婚,前后半年不到,稳扎稳打功成圆满,坦白说的确“设计感”极强。在《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曾承认,自己在小事上豁达,在大事上很自私,假设这种猜测是真的,其实也无损声誉。身丁乱世,作为一个小市民,而且还是如飞蓬断梗般一介弱女子,要挣扎着活下去,必然要步步盘算,要经历种种锐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一生“吊儿郎当”且缺乏心机的赖雅,显然是懵然不觉的。而张爱玲,在婚后第3年,也顺理成章地入了美国籍。

这种推测,并不算太偏激的点在于:它不太友善地臆度了张爱玲接近赖雅的动机,但并不曾否认,这对夫妇确有着感人肺腑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的《私语》有句名言,“真的家应该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与赖雅的异国之恋、长达11年的贫贱夫妻生活,确实算得上张爱玲一生中最感“现世安稳”的。在司马新那本《张爱玲在美国》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既酸楚又温暖的记录。

赖雅虽然又穷又老,连打胎钱都是张变卖手镯攒来的,但很有才华,人也善良豪爽,待张爱玲能体贴入微,更是充满浪漫蒂克精神,还很有共同语言,张爱玲对他是有深重感情的。 我一直在想,张爱玲的内心,其实要求不高,只是要一份安稳、一个温暖之家、还有一个爱她的爱人 ,一直陪伴着她,给她依靠,足矣。赖雅是她知己,理解她、懂得她、爱惜她,张爱玲是很珍惜这份感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后,夫妇俩过着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还得靠张爱玲养家,但她不仅没有抱怨,还甘之如饴。她念念不忘为赖雅做饭、一起细雨中相挽去看电影的日子;穷窘的她,只因为发现跳蚤市场的漂亮浴袍和绒衫仅需3.7美元,就可以为之开心好一阵子;她38岁生日那天,赖雅因欠债遭上门调查,张爱玲毫不为意,一块吃过肉饼与青豆之后,连连感慨这是她有生以来过的最温馨的一个生日。

她晚年时,面对记者采访,每提及赖雅,还情不自禁赞不绝口;而“爱玲赖雅”这个签名,一直到了1994年,她还在坚持用——当她自嘲“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时,她只承认自己是赖雅之妻。张爱玲的性情就是如此,对一般人她甚为冷漠,也很会记仇,但若有人对她好过,她会涌泉相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雅婚后不久,余生都在病床之上度过,张爱玲不离不弃,挣钱养家、悉心照顾,感天动地;她身后的财产及巨额版税,就多数无偿送给了宋淇夫妇。1980年代,远在上海的姑母张茂渊辗转恢复联系,张爱玲也多次和宋淇商议,希望可分点版税赠予姑母,算是尽一点孝心。

从这些披露材料看,完全可以看出张爱玲的为人,绝非坊间传言的那般冷漠,那样不近人情。

不管张赖之间,起初因何走在一起,但是他们之间有着深厚感情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赖雅日记》与《纸短情长:张爱玲往来书信集》等材料陆续面世,都很直接印证这些判断。在现实中,曾一度与他们接触密切的亲友,也完全可以佐证。闺蜜炎樱晚年,接受司马新的采访,就这么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如此痴爱另一个人”(I have never seen anyone so crazy about someone else as he was)。1971年6月,张爱玲写信给朱西宁,也甜蜜回忆道,“我们很接近,一句话没说完,已经觉得多余”云云。她被赖雅拖累10多年,一身才华空掷,还得从早到晚服侍这位瘫痪的丈夫,但书信中没有牢骚。一切血与泪,她自己暗夜全部吞咽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张爱玲如此含辛茹苦了,依然得不到赖雅女儿的理解,甚至换来的都是恶语相向——这也是晚年张爱玲的一大烦恼来源。赖雅与前妻有过一个女儿菲斯,年纪与张爱玲相仿,当时是一名教师。而赖雅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年轻时四海为家,对女儿缺少关爱。当他年老病衰、身无文分(每月领社保52美元),不仅带回一个“继母”,还全身瘫痪需要她偶尔照料时,菲斯的再也无法忍受了。

在这段家庭纠葛中,张爱玲很自然地,成为菲斯的最大出口气。而张爱玲生性寡冷,又确实不知怎与这位从天而降的继女打交道,矛盾日渐加剧,战争一触即发。1966年,心力交瘁万般无奈的张爱玲,终于永远地搬离华盛顿这个“大家庭”,将瘫痪到失禁的丈夫赖雅一同带往迈阿密,独自照料对方直到去世,也彻底宣告与继女的关系破裂。直到1967年10月8日,赖雅去世,张爱玲安排好遗体火化,葬礼完毕后将骨灰交到菲斯手上,余生再无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晚年,菲斯都没改变对张爱玲的敌视态度。有一本传记曾写到,1990年代前后,曾有张迷前去拜访,谈到张爱玲她依然怒不可遏之状,直言“张迷迷张爱玲迷到不可救药,看不到她不可理喻乃至可憎的一面”。她认为,赖张婚姻,是张爱玲“千方百计通过手段攫取的”;她还说,“要不是有人来访,她早就把这个恶女人给忘掉了”云云。对于后母张爱玲的心血付出,她没有丝毫感谢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张爱玲不在意。不管别人,也不靠别人,只有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自己,这决定了她一生的思想。“在所有你想珍惜的关系里,问心无愧就好”,她这么写过,也这样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