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不得不提到吴三桂在山海关放清军进来。在《吴三桂传》中,描写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手下刘宗敏贪恋高圆圆美色,将其掳走,吴三桂听闻一怒为红颜,率领自己全部精兵欲向李自成复仇,但崇祯皇帝被吊死,吴三桂觉得自己打不过京城的反贼,遂转身回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个男人都不能容忍自己心爱的女人被霸占。遂传吴三桂就写了一封信给多尔衮,信中言语恳切,希望多尔衮能借十万铁骑给他,理由是自己女人被霸占,父亲也被拷问和家产被洗劫等惨状。自己只要拿到李自成人头,就立刻还兵并献上大礼答谢,绝无虚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吴三桂写的再好,勾结满人就相当于叛国。这封信写完发出后,还没拿到回信,吴三桂就决定打开山海关,引清军进来。这些事件,在清编史书里都能找到详细的过程,但吴三桂后人总想探究吴三桂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因为他们觉得正史是清朝胜利者书写,描述不一定正确,何况清朝编修明史时就进行了大量篡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些人想找别的东西证明,终在韩国博物馆里找到了端倪,明清之际,朝鲜多次派出使团,使团成员的所见所闻著录成《燕行录》,其中韩国历史专家翻译后,发现了一封《贝勒尚善寄吴三桂》的书信,里面写到:王在明时,不过一总兵官耳,国破不降,而能请兵灭贼,以复君仇者,可谓尽忠于明室矣。”这里面写的很清楚,吴三桂只是向满清借兵,并非投降。说明吴三桂是不服清朝满族人治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关键性问题山海关到底是不是他开呢?部分史书说是王永吉,因为王永吉当时身为明朝蓟辽总督,为山海关附近的明朝最高官职者,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这个人在崇祯末年多次想弃守宁远城,因为清军来势汹汹。直到时年三月日六皇帝下令让王永吉回京。按古时候的送信速度,王永吉接到诏令最起码三天,那算三月九日接到后王永吉马上撤兵弃城,转移民众去山海关,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就是三月十六日,而吴三桂接到去山海关命令,赶到山海关是三月十九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其他史书记载:吴三桂四月十一日借兵,王永吉四月十七南下了,而把吴三桂留在了山海关,让吴三桂独自面对清兵。因此有些吴三桂后人觉得:吴三桂是入了王永吉的套,王永吉或才是清兵入关的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