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不为“食品保存盲区”担风险:这类食品一旦化冻,不要再放冰箱!

最近“酸汤子”事件让人不寒而栗,惋惜之余,也有不少人对自己以往的经历感到后怕,9个生命突然离去,无论放在谁是身上,都是难以承受的苦痛,也为大众敲了个严肃的警钟。科技发达,生活更加便利,家用冰箱是各家各户必不可缺的家电,但是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不少食品保存的盲区,一旦触碰,往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尽管冰箱是个好东西,也绝不能高估了它的性能。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一起了解,为什么化冻后的速冻食品,绝不能再次冷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速冻食品很多,像速冻水饺、速冻虾仁、速冻牛排、速冻海鲜等等,无论是肉食,还是面食,都能通过速冻的方式保存。这种方式极为便利,但对于“速冻”的“副作用”你不应该一无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冷冻的过程,是温度逐渐下降,水分子结晶形成冰块,水温下降的越慢,结成的冰晶就越大。速冻,则是通过快速降温,尽量缩小结成冰晶的体积。就比如精子或者卵子的冷冻,温度会在液氮的作用下迅速降到-135℃以下,这样虽然达到了冷冻的目的,但是没有结晶的产生,不产生结晶,就不会破坏精子或者卵子的分子结构,但因为成本太高,应用并不广泛,不过现在也有部分食品是通过液氮冷冻加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食品的速冻,是指食品内外温度在半个小时内降温至-5℃,冷冻后存放于-18℃的条件下。这样的速冻结成的水分子结晶在100微米之内,但相比于动物细胞10-100微米的直径,食品的细胞膜基本被破坏,速冻食品解冻之后,口感普遍变差,与细胞膜被冻坏有一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细菌的大小只有0.5-5微米,相比于100微米的冰晶小太多,所以这样的降温方式,并没有把细菌冻死,而仅仅是让食品中原有的细菌进入了休眠。

所以,一旦温度回归到零上,接着上升到室温,对于细菌来讲,就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细菌慢慢从休眠状态中活跃起来,之前因为细胞膜被冻坏,细胞液也四处流散,这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冻在里面的细菌,休眠了那么久,也饿了那么久,醒来面对这么大片“培养皿”,可不得使劲造,同时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繁殖,在里面成倍成倍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已经解冻,不开封也依然会变质,开封后一次吃不完,如果再放回冰箱,冰箱里的温度下降很慢,完全冷冻得几个小时,这期间细菌又增长了老大一批。下次再拿出来解冻,细菌基数和增长速度可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要是再吃下去,跑两趟厕所都是幸运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关于速冻,有两件事情一定要注意!

第一,速冻食品,在食用时,要认认真真高温加热,凉拌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买一次能吃完的量,解冻后全部吃完,就不要再冷冻一次了,日常还是要以应季、新鲜的食物为主。

“民以食为天”,食物与我们的生命紧密关联,所以关于食物的保存安全,一定不能铤而走险,只为省下几块几十块钱,冒这么大风险,实在是最失败的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咖啡小芝士,陪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