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橘妈

“给你一百万,或让你期末考试考年级第一,你会选择哪一个?”

有人在学校门前采访小朋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家长,你先来猜一猜孩子们会选择什么?

如果是你来选,你一定会选择一百万吧。

但被采访的孩子,都毫不犹豫地选择考年级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在看了采访之后,也是金句频出:

“但凡有个初中学历,也不至于选年级第一。”

“以后你们一定会后悔这个决定,年级第一有很多机会,但一百万只有这一次机会……”

“我以前全校第一,现在毕业之后做梦都在想怎么能赚一百万。”

“其实还是孩子聪明,因为得到一百万会被爸妈没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走心地评论:

“这就是孩子和大人的区别。”

“因为孩子没有为金钱发过愁,不知道赚一百万有多难。”

“孩子对钱没有概念,不知道一百万代表什么。”

在孩子们世界里,学习有多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孩子们把学习看得多重要,而是孩子身边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学习有多重要。

家长方面

可以说,在很多家庭,爸爸妈妈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他们不断催促孩子努力学习,为孩子的成绩使尽了浑身解数。

平时句句话不离学习。孩子吃饭,妈妈说会说“多吃点,不然学习的时候会饿”;孩子帮忙做家务,妈妈会说“不用干,你赶快去写作业”;孩子看电视,妈妈会说“别看了,你看谁谁成绩都超过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孩子,父母总是不惜花费巨款来投资教育。有数据统计,中小学家庭每年用于辅导班的花费平均在9000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为了孩子的学习,父母买学区房、租离学校近的房子、陪读、隔三差五的教辅资料费用。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当中,徐敬凯的妈妈就非常典型。孩子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的布置的作业,妈妈布置的作业和老师的作业量相差不大。一个暑假期间,她儿子做了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家孩子才一年级作业量就这么大,这让节目嘉宾大为吃惊。

这些妈妈的存在,不仅对孩子是一种压力,对其他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老师方面

在家里,孩子要面对爸爸妈妈的压力,到了学校,孩子更是要面对直接的学习压力。

说实话,现在的整个教育环境本身就充满压力,教育资源有限,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种竞争关系,所以父母们都憋着劲儿要让孩子更进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也有成绩压力,考试压力,以及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这种压力分配到老师身上,老师会把这种压力转给学生。

提前赶课、增加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加深知识理解度、题海战术,学会了还不行,还需要孩子们学得快、学得多、学得深、学的牢固。

而且孩子们既要能应试,还要能在素质教育的比拼中拿的出手,时间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早就没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耳提面命,孩子们的生活中学习的地位大过一切,因为整个家庭都为他的学习让步,整个学校都在为他们的学习想辙,孩子身处其中,哪怕再迟钝,也会被学习这件事侵占。

所以对孩子来说,考试年级第一,真的很重要。

不仅可以让家长开心,还能决定自己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状况,这个愿望,哪怕一百万放在眼前,也动摇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吊诡的是,这个阶段如此重要的学习,等到孩子毕业之后,所有之前的成绩,就再也不代表什么了。

就像评论区有人提到的一样,小时候是年级第一名,以为自己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将来一定能做大事,毕业后才发现,原来拼命努力这么多年,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为的也不过是当一个打工者,进入职场再次去打拼。

即使月薪一万,要攒够100万,也需要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不是孩子们太天真,而是现实太魔幻。

需要反省的是家长们,难道我们拼命让孩子努力学习,为的就是过上一个平凡的人生吗?

我国每年有那么多毕业生,他们中间优秀的孩子,留在北上广,每天通勤在路上的平均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而他们即使很努力,也很难在北上广买上一套房。

这个时候,回想起他小时候吃过的苦,他会不会觉得不值得?

其实,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

努力学习,变成白领是一种生活,随性自在,拥有自己的爱好,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也未尝不可,甚至对于不擅长学习的孩子来说,考上技校拥有一门技术,也可以养活自己,人生,不止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