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南部海域的油气总量更是高达500亿吨,堪称第二个波斯湾;也正基于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几年菲律宾、越南等海域周边国家与中企合作的态度也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比如,菲律宾上周四(10月15日)就再次向中国市场抛出橄榄枝,传达了“共同合作开放油气资源”的信号;相比之下,越南却作出了截然相反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菲律宾宣布解除6年禁令:或与中企共同开采海域油气资源!

当地时间10月15日,菲律宾正式宣布:批准在特定海域恢复石油勘探工作,并通知承包商恢复在当地的能源类活动;对此《环球时报》报道称,菲律宾取消石油勘探禁令的决定,将使相关海域的3个能源项目得以进行,其中可能包括与中企合作的项目。业内有声音指出,菲律宾取消长达6年的开采禁令,这意味着中菲的能源合作前景将进一步变得广阔。

实际上,中菲的“共同开发”或许将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9日报道,中菲双方正在就油气田联合开发进行商谈,菲律宾对能源的迫切需求或成为双方达成一致的强大动力;报道还称,中海油是菲方提到的目前可能参与油田联合开发的唯一外国企业,这释放了一个巨大的信号——双方的“共同合作”存在巨大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菲律宾来说,如果有机会与中企达成合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其能源短缺困境,扩宽石油渠道来源;而对于中企来说,借助“共同开发”的机会则可以对相关海域石油资源做进一步的勘探,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面对菲律宾释放的合作的信号,我国代表人士也在10月15日做出回应:中菲两国已经就共同开发油气资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建立了相关磋商机制;“希望并相信双方会相向而行,推动共同开发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在中国海域获利1670亿后,越南再次做出错误举动!

与菲律宾释放的合作信号不同,越南反而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据环球网10月19日报道,日本首相以及越南总理当天举行了会谈,二人在加强经济合作等事项上达成共识,甚至还“确认”了在中国相关海域达成所谓的紧密合作。事实上,我国代表人士此前已多次就越南的错误举动进行回应:中国在相关海域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网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越南已从相关海域油田中开采了逾1亿吨石油、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获利250多亿美元(约1670亿元人民币)。但与此同时,越南同时也为其频繁的错误举动付出了代价。

比如,今年7月中旬,越南被曝出已叫停在相关海域的部分油气作业,并和两家国际石油公司解除合约,为此还支付了至少10亿美元(约67亿元人民币)的赔偿金。这并非越南首次遇挫——2017年7月和2018年3月,越南就已两次叫停在该海域的油气勘钻业务,不仅前期投资泡汤,还面临着巨额的违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止于此,英媒还曾报道称,我国为防止越南和以越南为基地的国际公司在相关海域开采油气资源已陆续采取行动,包括在越南头顿港(Vung Tau)准备出海作业两个月的一个海上钻井平台也取消相关计划;由此来看,越南还将额外承担数以百万计的损失。

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抱有“拒绝合作”的态度,越南已逐渐失去中国这一巨大市场,该国经济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可以说,在我国相关措施下,通过不合理手段获取好处的既得利益者,将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