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科院牵头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对我国两岸四地的291个城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依此给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两个总榜单排名。

我们先看结果:

2020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

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

2020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

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青岛和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竞争力榜单方面,前三甲深圳、香港、上海三个城市已经好几年没变了,强者恒强在这三个城市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四个超一线城市加香港牢牢占据前五名的位置,留给其他城市努力的最高名次就是第六名,今年这个位置被苏州摘得。

前十强中江苏入围城市最多为三个,其次是广东为两个。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省份江苏和广东,表现依旧亮眼。

再看地域结构。

南北角度看,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的占比高达83%,而北方有60%的城市排名处于下降状态;

东中西等角度看,东部城市总体排名平均上升3.5名,中部城市普遍上升,总体排名平均上升15.5名,东北城市普遍下降,总体排名平均下降50.8名,西部城市有升有降,总体平均上升1.9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排名都非常高,这与两个经济带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趋于成熟有很大关系。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没有提高的机会,在可持续竞争力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城市的成长和变化。

比如青岛进入了这个榜单的前十强。

我们以前100名为例,数量上东南地区城市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环渤海地区,再次为中部地区;

从排名上升幅度来看,中部地区较5年前增加3个,可持续竞争力迅速崛起。

中部崛起成效初显。

两个大榜单下又分列了一些很详细的排名指标,比如城市营商硬环境、软环境、当地要素竞争力、生活环境、科技创新等多个子榜单,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一下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发展、竞争力取决于多个方面因素,这其中人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东中部地区在这个方面表现较好,其人口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64.93%上升至2019年的65.11%。

除了人的因素外,城市群自身也要自我进化。

榜单中东部地区城市普遍名次较高,且提升较快,其中又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表现最好。

尽管有先发优势和时间积累,但两个城市群自身也在不断的自我提高和优化。

比如长三角城市群的公积金内部通用,把一个城市对人的吸引变成了一个城市群对人的吸引;

再比如珠三角城市群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升级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人才落地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