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作为所谓“练琴得通病”,望大家能驱而避之。虽然音乐没有技术做基础,空讲感情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弹琴的是人,不是机器人,没有情感的音乐相信是没什么人会接受的。

1、留着长指甲弹琴

带着长长的指甲弹琴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毕竟钢琴琴键不是海绵般软软的,而且琴键之间还有缝隙。指甲被弹断或掰断的疼痛还是其次,如果影响到了平日的练习,只怕就得不偿失。

2、练琴时三心二意

不单是小孩子,许多成年人练琴也有这个问题,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所以一会儿喝口水,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刷个朋友圈,一会儿吃点东西等等这样的练习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不能在某一时间段内集中精力练习,是很难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练习效果的。

3、过度依赖范奏

练习钢琴曲的同时,范奏可以帮助练习者尽快熟悉旋律,但是过分依赖、并且盲目模仿范奏,都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过程。

4、片面迷信练习曲

练习曲只是锻炼技术的一个手段,但并不是个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弹《哈农》。虽然我赞成练习哈农,但不主张把它当作是练习基本技术的“圣经”,毕竟其中的内容过于机械化,缺乏音乐的律动性。其实,把一些乐曲中的难段抽取出来练习,也不失为锻炼技术的好方法。

5、乱踩延音踏板

不去研究踏板的使用,随便使用踏板是很可怕的,也是一些技术不过关的人掩盖技术缺陷的手段。专业学习音乐的人,使用踏板是非常讲究的。

6、不关心自己演奏出来的声音

不评价自己演奏的好坏,致使每一次练习成为制造一堆毫不相干的声音的无意义活动。自己演奏出来的声音如果连自己都吸引不了或者漠不关心的话,练琴也就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