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感问题

业余钢琴考级中,低级别指的是1-5级,中级别是6-8级,高级别是9-10级。在低级别中,再划分一下,1-3级为入门级,4-5级为初级。中、高级别的教学,示范不是重点,因为有更多的内容要学习,而低级别的教学,示范很重要。老师在低级别的钢琴教学中不给学生做示范,直接导致学生乐感不好,弹出的曲子干巴巴的,没有韵味,这是低级别学生乐感差的主要原因。低级别时弹琴没有乐感,到了高级别也很难有,所以钢琴考级有个普遍现象,很多考生都是在叮叮当当地弹音符,而不是身心投入地演奏和表现音乐。

2、背奏和带书的问题

考级一般要求不得带书,特殊情况下,个别学生被允许带书进考场。而实际上,带书的考生并没有考好,曲子没有弹熟背会,看书也弹不好。如果曲子弹会了,练熟了,一般自然也就背会了,不需要看书。教学常规认为,背奏是对曲子的综合记忆,包括谱面、音乐、动作、位置及和声,强调学生背谱,很容易引导为学生对谱面音符的记忆,而忽视了对音乐、手指及琴键位置的记忆。

3、曲子没有完成的问题

有的考级机构习惯了只听曲子前面部分,部分机构的教学也只教前面,后面就等评委叫停。于是考场出现了这种情况,学生弹了一半,然后看看评委,等着叫停,或者曲子还没有结束,就开始弹下一首曲子了,这样成绩肯定受影响。叫停是有原则的,短的练习曲一般要完整演奏;有的练习曲有重复部分,可以叫停;奏鸣曲的再现部因为和前面一样,可以叫停。不管怎么说,曲子还是要学完弹成,不能有侥幸心理。

4、考级的台风问题

有的机构就对此进行了训练,演奏前后对评委鞠躬,准考证双手递给评委,演奏落落大方,很有气质,像上台表演一样。学生从小接受礼仪训练,会逐渐适应很多场合,变得彬彬有礼。这里要强调的是,曲目之间手要放下,一首曲目弹完了,手放下,然后再上去弹下一首。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基本练习的音阶琶音也是要停顿。我想,音阶琶音演奏中间手可以不下来,弹完之后一定要放下手,然后再上去弹练习曲。整个演奏要落落大方,不能唯唯诺诺。坐琴凳不要超过二分之一,保证弹琴时身体略微前倾,能用上劲。左右位置要适中,不要随着曲子在琴凳上扭屁股移动。脚要踏地,必要时增加小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曲目的顺序问题

有的考生上去直接弹曲子,最后弹音阶;有的考生弹完音阶之后不按照顺序弹,先弹熟练的,最后弹不熟的。我想说的是,评分表上是按照顺序填写的,第一行是基本练习,后面是练习曲,再往后是复调,奏鸣曲和乐曲,和考级教材上一样。考生不按照顺序弹,评委就会分散精力:要先填写学生演奏类别的评语,然后跟着学生学生顺序走,学生弹什么,就找到那个表格,然后填写,这样会影响评委精力的集中。所以建议考生还是按照顺序弹,不要给评委增加不适感觉,影响主观判断的成绩。

6、考级的临场发挥问题

平时很好的学生,上课认真,练琴努力,却没有通过;平时不好好练琴,感觉过不了的,却通过了,搞得很尴尬,无法给家长解释。后来终于发现了不通过的原因:发挥问题,那一年23个考级学生全部通过。发挥失误的,没有练好假装紧张的,都逃不过监考老师的眼睛。有时不能辨别,就让学生休息一会再弹,基本上保证了评审的公正性。为了考级能够很好地发挥,建议家长和老师都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参加考级。

7、曲子精细处理问题

很多考生曲子处理不够细致,部分考生左手太强,没有音乐的美感。考级曲子要精练,处理细致,演奏完美。音符、休止符、连线、节拍、指法、句法、延长记号、重音记号、力度、速度、表情术语、升降及还原记号等,都要弹出来;声音要集中,音色变化鲜明、干净、清晰、触键讲究,均匀,有变化,演奏专注,准确性好,从容稳定;节奏正确、严谨、分句清晰细致、有很好的乐句感、结构明确、讲究句法、乐句有起伏变化、有层次、乐句流畅、内心有节奏韵律、节奏有弹性和律动感,与速度结合良好。曲子不能出现错音,错节奏,指法不能乱;强弱要分明,段落有对比。曲子要流畅完整,不要间断,像比赛一样,“宁可错,不可停。”

8、不建议一次考两个级别

一次考两个级别。考生报名两个准考证,交两次费,演奏两个级别的两组音阶琶音,六首曲子。凡是考两个级别的,都弹不熟,这是违背钢琴教学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