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芝麻侃教育

在学生时代,你最期待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喜欢听到的音乐无疑是下课铃声。然而,在很多中小学,老师“拖堂”或者“提前上课”似乎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刚刚下课,来不及去洗手间,又要开始一节漫长的课堂,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自我活动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不可以“拖堂”!六部门联合发声,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方案。方案中又有哪些新的规定?中小学生的课间时间真的能够“挤出来”吗?为何有很多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这篇文章中,小编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部门发声:教师不可以“拖堂”或者提前上课

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青少年肥胖问题,六部门联合发声,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方案。方案中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和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授课老师不可以“拖堂”或者在课间提前上课,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课间运动;第二,青少年不可以长时间使用和依赖电子产品;第三,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不应过量提供“三高”食物;第四,中小学生应该保持每周三小时以上的强烈身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的课间时间真的能够“挤出来”吗?

中小学生的课间时间真的能够“挤出来”吗?

“这道题讲完就下课”,老师话音落后,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几分钟的习题讲解或者作业布置。这个老师前脚刚走,下个老师后脚跟来,无“课间”的现象在很多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活动的时间,更不要说去教室外玩耍运动。回到家后,躺在床上,玩电子游戏、看动画片,长时间的沉浸式娱乐活动也打消了孩子们出门玩耍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00后孩子的饮食水平也有了不少的提高,而运动量并没有跟上,以至于校园内出现了越来越多肥胖的身影。小编认为,六部门出台的方案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当然关键还是要落实。学校应该如何建立监督机制?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在课间动起来?这才是中小学课间有没有被真正“挤出来”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为何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在评论区中,大多数网友均表示了支持和赞同,但同样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表达的不同看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孩子的肥胖问题与老师是否拖堂无关,方案中的第一条规定是画蛇添足;第二,有些时候老师拖堂也是无奈之举,由于课堂上少部分孩子“捣蛋”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有必要在课间补回来;第三,在课堂上,有些题目没有讲完,在下课后接着讲更有利于孩子学习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当然,网友的不同声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第一条看法显然不成立,因为老师拖堂或者提前上课确实影响了孩子的运动,而运动也关系着肥胖问题。对于第二和第三条看法,小编认为短时间、偶尔的拖堂可以接受,而长时间、习惯性的拖堂需要规定来约束。另外,为孩子提供课余活动的时间很重要,如何才可以让孩子在课间主动地“动”起来更重要,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