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24天,《我和我的家乡》的最新累计票房已接近26亿,同时更是创下上映以来连续20日的单日票房冠军。毫无疑问,影片已成为今年国庆档以来最为成功的影片。而在这部影片成功背后则来源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

近些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着这样的变化:一是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肯定。

得益于《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主旋律影片的上映,中国主旋律电影也在发生在这样的变化:内容制作上越来越好看,其票房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

在2018年现象级影片《我不是药神》产生,并以31亿元票房成为当年暑期档票房冠军,以《无名之辈》《少年的你》等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也正式拉开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电影逐渐回归现实主义题材,中国电影主旋律影片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旋律电影在内容上也发生彻底的改变:主旋律电影和现实主义题材日渐融合,大时代的小人物成为影片的主角,影片内容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物的生活,影片也越来越接地气。

去年国庆档的爆款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是这样,今年《我和我的家乡》也是如此。而且更为巧妙的是当主旋律影片和现实主义题材融合在一起,主旋律电影的票房也越来越高,主旋律影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最不可忽略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直接改变了以往主旋律影片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歌颂功能大于艺术价值的取向。也直接让主旋律影片驶向了更加电影化的轨道:让主旋律影片下沉,让普通观众对影片的故事熟悉,让观众对影片的情感有直接共鸣。这些变化在《我和我的家乡》得到最为直接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在类型片上,相比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歌颂伟人、国家重要历史事件的正剧,或者少量的煽情的悲剧,《我和我的家乡》最大的特点是在类型上做了突破,选择广受观众乐于接受的喜剧的类型,更遵从商业片的创作规律。

无论是葛优在《北京好人》里教表舅张占义演戏,最终闹得自己被推上手术台,还是沈腾在《神笔马亮》里合着众人欺骗马丽,影片传递的欢快情绪贯彻到影片中的五个单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我和我的家乡》巧妙地在每个故事单元都灌注一个催泪的情绪点,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促使影片有了情感的升华。

《最后一课》里老教授即便患上认知障碍,依旧挂念着当年穷苦的学生,浓浓的师生情同样令人感动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笑中有泪,前喜剧后悲剧,很明显是受到社会性喜剧《我不是药神》的启发,而将这种模式首次运用到主旋律影片上,也是《我和我的家乡》在叙事模式上的巨大创新,是其能够获得市场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最后在演员上,范伟的加盟,让《最后一课》每场戏都格外出彩。尤其是范伟在年轻和老年时的两个不同状态,影片在范伟年轻教书以及老年教书,同一场景不同时空的交叉剪辑,都被范伟诠释的非常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认知障碍后,将“我和我的家乡”写成“我和我的乡家”,在课堂上闹出种种笑话后,依旧沉寂在当年课堂的场景,课堂下捣乱的学生越不配合,越能体现这场悲剧,越能体现范伟投身于教育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选择的几个单元故事,多是根据现实人物或事件改编的,由于这种题材上来源于生活,也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影片的真实性与情感冲击力,进而完成和影片中人物命运的共呼吸,被故事的情节吸引着。

作者:雪夜我独行filmer

声明: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若未经作者同意,私自转载到其它平台擅自使用原创功能的,一经发现,作者将对其投诉并追究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