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就开学了,我得赶紧把家里拾掇拾掇,我这一走要等快过年才能回来。俺爸今早天不亮就上山了,秋天地里活儿多,我说和他一块去,他让我在家看着俺妈。人家家里人丁多就齐上阵,条件好的就租机械,俺家只有俺爸自己干活,每天回来都累得直不起腰来。要不是他找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我一定和他说我没考上。”说完,19岁的小乐继续挥动笤帚,娴熟地干着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乐家住山东烟台牟平高陵镇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刘风今年已经65岁,小乐母亲在2001年生下小乐后不久患上了产后抑郁症,看了很多地方也没看好。如今病情愈发严重,失去了行动能力,每月吃药的费用在800元左右,而全家唯一的收入靠父亲种地,三人的低保都用作小乐母亲的治疗。介绍起家里的情况,小乐红了眼眶,但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

“会好得,等我念好了书,就能养家了。”小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小乐就比同龄孩子矮一头,如今已经19岁的他身高刚刚到1米6。“俺爸俺妈都挺高的,因为营养不良,我不长个,上小学的时候同学都笑话我,一开始我还生气,慢慢地我也开始‘自黑’,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小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孩子家情况特殊,从小省吃俭用,我从他二年级一直带到他五年级,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孩子们都带着午饭在教室吃,他就从包里掏出块地瓜或者馒头,就着咸菜凑合一顿,”说到这,同村小乐的小学班主任哽咽着,“这孩子特别可怜,又要帮爸爸又要照顾妈妈,但是孩子非常要强,不攀比不嫉妒,一门心思学习,成绩非常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我记事起,俺爸和俺妈就没买过新衣裳,我穿的也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旧衣,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我就是普通农民的孩子,房子不大但是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自己也干干净净。”小乐青春的脸上透着坚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高中后课业逐渐繁重,小乐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而今年寒假后学校通知只能上网课,因为父亲用的不是智能手机,小乐只能在家自学,每天打电话问同学作业,既要照顾妈妈,又要认真备战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喜,但小乐却请求老师不要声张。“我当时特别矛盾,既想让俺爸爸高兴,但又怕他知道,学费对一贫如洗的我们家就是一座大山,我怕压垮爸爸!”小乐说。

报志愿当天,小乐在老师同学的劝说下填报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但是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后,他决定把文件袋藏到柴火房。如今农村通了燃气,生活很方便,但是小乐家还是拾柴烧火做饭。

谁知小乐父亲有天收拾玉米杆,看到了藏在角落的录取通知书,父子俩抱头痛哭,“我没脸见孩子了!我说什么都要让他上这个大学!”刘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父子俩因为学费愁眉不展时,学校的老师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凑齐了3000多元的学杂费送到家里,还给小乐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村里的妇女主任把自家孩子不用的行李箱也送给小乐,邻居大娘给小乐缝了一床新被子,小乐和父亲除了说“谢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