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币圈这些年,基本算是我职业生涯里受到误解和谩骂最多的几年。

刚入行时,我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这个圈子真有问题?但后来随着了解越来越深入,慢慢发现了原因并不在币圈

以这回的新规为例。上周发布的新规我第一时间看到了,但我并没有对外发声,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没啥影响,新规主要是针对数字人民币,而数字人民币除了用了区块链技术,其他的和数字资产并没有关系。个人印假钞违法,把假钞换成假数字人民币,当然一样违法,这不是挺浅显的道理吗?

但有些媒体又用了阴谋论的论调,来调动大家的恐慌情绪,虽然有些正面的声音在,但在喷子们的谩骂声里,还是有一些人受到了误导,严重的甚至导致资金损失。

为什么喷子和负面声音不仅在币圈阴魂不散,甚至还有壮大的倾向呢?

今天我们不聊区块链了,聊一聊这个问题吧!

首先,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喷子,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分析,一个是思考方式,一个是表达方式。

什么是思考方式?

不少人认为喷子都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群,觉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识储备多,不会成为喷子。事实上这个认知是非常错误的,喷子与受教育程度无关,底层发家的某手,甚至比顶层发家的某音氛围更和谐。

思考方式不是指你掌握了多少知识,知识像是一个望远镜,当你看一个事物的时候,它可以帮你看得更透彻,而思考方式是指你如何选择看什么和不看什么,以及怎么去看。

喷子思考方式的第一个特点是片面,他们看待事物的时候,只会看某一个侧面,所以观点就会很极端,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喷子就是像盲人一样来看待事物的。

喷子思考方式的第二个特点是拒绝。他们对于世界上任何自己看不懂的新东西,默认的逻辑都是否定和拒绝,他们认为这些事物一定有问题,并拒绝去学习了解,外人的话就更听不进去了。

喷子思考方式的最后一个特点是非黑即白。喷子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会有明确的对错,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社会上很多事的对和错,界限是模糊的,利弊远比对错重要。

以上三个思考方式的局限,是导致喷子们产生固步自封的极端观点的最终原因。

除了思考方式外,喷子的表达方式也很有特点。

喷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在喷子眼里,任何的反对都是冒犯,只要被冒犯,情绪就会失控,喷子就会采取一种非常具有攻击性的方式进行表达。管你是神是佛,骂了再说!你还敢教我做事儿?那不如我教教你丫如何做人吧!

极端观点配合情绪化表述,是喷子们放出的最终大招,对于事的辩论,会最终演化成对对方的人身攻击,一起网络暴力,就这样步入了高潮。

喷子的人群我们算是找到了,但为什么喷子的数量肉眼可见的增多了呢?来,上分析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喷子之所以成为喷子的内核,喷子内核的形成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思考方式需要时间来固化,情绪化表达也需要持续进行压力输入才会最终爆发。

技术演进,资本运作和经济周期是 3 个外在条件,这 3 个条件是正常人喷子化的诱因,三者环环紧扣,互相助力,并不断对具有喷子潜质的正常人施加影响,最终让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喷子这条路,并一去不回头。

我们先来聊技术演进。

纵观人类生产力的演进史,你会发现生产力的提升,必然会伴随着人类合作规模的扩张,合作分工越细化,合作规模越庞大,生产力就会越高。

原始社会的合作是小规模人与人之间的狩猎采集,农耕时代的合作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的辛勤耕作,工业革命之后,合作模式变成了工厂内的流水化作业,而如今一家公司已经无法单独完成一个复杂的产品,公司和公司之间的产业上下游合作,才是常态。

随着合作规模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和多元,很多时候,线下的面对面沟通已经不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互联网便把沟通渠道搬到了线上,跨越空间的互联网,便成为了如今的基础设施。

在这张网络里,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当然喷子也不例外,单独一个喷子并不可怕,但当网络的连接效应,让一群喷子相遇之后,其攻击力也就会指数级放大,当他们一起极端的声讨某件事,网络暴力就形成了。

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入了网络,所以喷子也必然会越来越多,网络暴力是与互联网伴生的副产品,互联网是人类沟通的高效工具,同时也是喷子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

下面我们再来讲喷子的第二个诱因,资本运作。

Netflix 最近推出了一个名叫《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的纪录片,豆瓣评分 8.6,这部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揭露在资本的邪恶助推下,各大互联网公司通过各种沉迷设计,让用户对产品上瘾的丑恶行径。

既然被拍成了纪录片,那么说明这个行为早已不是资本的新玩法,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只要你用互联网产品,那你就必然钻进了一个算法 AI,按照你的喜好建造的茧房,你在茧房里四季如春,殊不知外面已经大雪纷飞。

很多人认为茧房隔离的只是信息,但这个观点有些表层,实际上, AI 茧房隔离的是认知。这就像你总是吃一种食物,表面上是饮食结构出现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实伤害的是你的健康。

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认知上做到兼容并包,那就必须要博采众长,但在 AI 时代里,你看到的都是你喜欢的事物,你听到的都是你认为对的声音。

长此以往,你的认知会加速固化,你会感觉到世界仿佛都和你站在一起,你会认为你的认知就是这个世界的现行规则。当遇到观念与你不同的人时,你会认为他不仅是单纯的犯错,而简直是荒谬到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

于是,你便很难再接受不一样的新事物,极端的观点也由此而生。

至此,距离普通人变成喷子只差一步,而由经济周期引发的的经济触顶,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继畅销书《原则》之后,最近又更新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周期的文章,他认为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兴衰交替,本质上都是由债务周期引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国家在崛起初期,会凭借教育和科技创新的优势,带动全球的经济增长,随着的国力越来越强,它最终会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本国货币将成为全球结算货币,达到鼎盛状态。

而后,随着自己的优势,逐渐被其他国家以低成本方式取代,竞争力就会慢慢丧失,于是债务危机便初见端倪,经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借着结算货币的全球流动性,金融危机会传导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动乱之下,领头国家的地位会被更具竞争力的新兴国家取代,旧周期结束,新周期开始。

当前这个时间点,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的衰退期。此时贫富差距显著,阶级晋升无望,生活压力增加,人也变得焦躁和极端。衰退期里外界持续不断的精神压力,让喷子们最终爆发。

经济触顶后,必然导致技术突破乏力,技术没有突破,资本只能继续玩 AI 茧房的游戏,而当 AI 茧房里住了越来越多的喷子,经济又怎能有突破呢?

于是,我们走入了一个技术,资本和经济的死循环,在这 3 大诱因的催化下,喷子群体的崛起实为历史必然,那这个问题有没有解?未来难道要做好和喷子长期相处的打算吗?

对于这个事,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对于喷子现象,我们确实要做好一个相对长期的打算。

不管是技术,资本还是经济,他们本质上都是慢变量。

也许 AR 可以在技术上迭代我们的沟通网络,也许区块链可以加持 AI 打破认知茧房,也许中国可以领头新一轮经济增长,虽然任何一个方向有突破,都可以打破现有的死循环,但任何一个方向却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积累量变形成质变,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很难去加速这个进程。

但好消息是,虽然从宏观上来看,个人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从微观上看,我们却有很多事可以做。

人类从古至今,生活方式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打猎到农耕,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我们一直在创造新事物,适应新事物,宏观上看是人类整体在进步,但微观上,每一次进步都是适者生存的过程,那些无法适应新环境,或无法驾驭新工具的,最终都会被淘汰。

如果你善于学习,那么下一波由中国引领的经济浪潮,会是你的绝佳机遇,如果你只是躲在茧房里喷天喷地,那么 10 年后被淘汰,就是必然的结局。

怎么选,都随你。

但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在未来的经济崛起大潮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造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