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迟

编辑|张硕

近日,关于“男子跟团免费游,结果被强制购房,不买房不让睡觉”的新闻登上热搜。

据报道,今年10月初,湖南长沙58岁的姚先生跟团前往山东威海乳山旅游2天,姚先生称此次旅行一切费用全免,只需预交800元,返程后这笔钱可全部退还。

到达乳山后姚先生才得知旅行团是房产公司组织的,几乎没有任何行程,被逼不让出门,有专门的人员看守他们,甚至不让睡觉。经不住房产公司工作人员的逼迫,他无奈定下了一套价格为41万元的商品房,交付了123000余元的首付款。而姚先生的女儿说,这房买得不仅是迫不得已,而且明显比市场价贵。

有媒体联系该旅行团相关工作人员时,对方称,这就是看房考察团,吃住都是高级酒店,既然来了就要支持工作,如果要退房要找开发商,签了合同就要走法律程序。

低价团遭遇强制购物是常见的旅游乱象,被迫买房就比较罕见了,事实真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企冒充旅游团逼游客买房?假的!

姚先生被强制买房的事件被报道后,网友纷纷表示房产公司这种做法涉嫌非法拘禁,也有网友表示怀疑,认为姚先生不想买房可以报警,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买房以后后悔了,想退房。

对于该事件,乳山市政府也专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对涉事房产和当事人进行调查取证。据“乳山发布”官方公众号10月26日报道,经调查,姚先生于10月6日在同学的陪同下,参加了金鼎房地产公司组织的看房团来乳山考察,并自愿购房。报道中所称的限制自由、强制买房等情况均不属实。

姚先生也对此发表书面声明道歉,明确表示“本人为达到尽快退房、退款的目的,就购房过程与媒体进行了不正确表达,尤其是限制人身自由,不让睡觉,强制买卖等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本人对此事产生的不良影响,表示抱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强制买房”被证实是乌龙事件,不过,乳山的购房旅游团早已成为话题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十几年前,乳山海景房就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看房团”。

乳山房价十年未涨,投资者血亏

乳山是一座以海景房闻名全国的山东小城,因其优美的海岸线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中国最美海岸线”,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

2007年~2010年是乳山房地产发展的巅峰,一栋栋海景房拔地而起。据不完全统计,在银滩纵深3公里、绵延2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密麻麻建造了200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少则有近十栋房子,多则近百栋房子,几乎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开发商。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看房团”纷纷涌向威海,“低廉价格就能享受海景房”、“给您度假式生活”类似充满诱惑的广告词满天飞,全国各地的游客被带到了乳山海景房集中分布的银滩旅游度假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看房团”前来下单,是银滩新房销售的有效办法。乳山海景房主打养老概念,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进行撒网式宣传。海景房销售团队在当地组织看房团,用免费旅游为噱头,用大巴车一辆一辆地把潜在购房者拉到海景房的售楼处。

来自天南地北的客源,在过分相信中介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银滩购买了一套套比周遭二手房贵上一倍不止的新房,新房一般以1万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成交,而当地二手房价格只有新房价格的一半左右,有买房者说,“刚买完就后悔了。跟着大巴车免费看房、游玩,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紧张,根本没时间接触当地人,没机会了解当地的二手房价格。”

据媒体报道,当地从业多年的中介称,楼层高一些的房子,价格甚至还不如10年前。一套顶层阁楼的交易单价,可以低至1800元/平方米。

有乳山中介称,“外地人”买海景房的目的一是为了投资,二是为了养老。买房者多数是投资者,真正能够居住在这里的人比较少。整片海景房夏天入住率大约50%,冬天的入住率大概只有10%。大量的投资性购买海景房,最终导致海景房一到冬季就变成“空城”。

有乳山的房产中介表示,“今年以来房价明显下跌,生意很不好做。卖房的房主不少,疫情影响不知道啥时候过去。有些人生意不景气,急着用钱想把房子卖了套现,但是来打听想买房的人比往年少多了。”

此前报道

男子跟团游被逼40万买房:我患有脑梗 经不起折腾

据潇湘晨报25日报道,10月初,湖南长沙58岁的姚先生跟团前往山东威海乳山旅游2天,姚先生称此次旅行一切费用全免,只需预交800元,返程后这笔钱可全部退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乳山后姚先生才得知旅行团是房产公司组织的,几乎没有任何行程,被逼不让出门,有专门的人员看守他们,甚至不让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先生称自己曾患有脑梗身体不是很好,经不住房产公司工作人员的逼迫,他无奈定下了一套价格为41万元的商品房,交付了12万3000余元的首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联系相关工作人员时,对方称,这就是看房考察团,吃住都是高级酒店,既然来了就要支持我们工作,如果要退房要找开发商,签了合同那么就要走法律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游客跟团旅游被强迫购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王女士在济南报团去甘肃兰州旅游遇到一件糟心事。她在旅途中被强制要求买玉,导游振振有词:“最低2千,别让我去厕所逮”。10月5日,王女士在济南报名参加旅行团,目的地是甘肃兰州。行程5天,一共4千多元。出发前,旅行团表示行程中要进购物店,并告诉王女士“配合着进就行,不强制买”。谁知上车去往购物店时,导游口气变了,要求“一家最低最低两千,不能不买,不买不能走,别让我上厕所逮你去。”

王女士表示自己不想买玉。“导游第一次过来跟我说,让我必须买,早买可以早走。”导游称自己这几天不容易,可王女士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还要买!

随后导游看到王女士并未购买,又上前催促询问让其快点买,并称“你不买,谁也走不了。”王女士最后决定不买,导游不依不饶仍多次催促。随后两人发生争执,王女士说,自己左手戴的和田玉,右手也有镯子,买来戴哪里?

而导游则表示,“来了就要多多少少买一点,这是你们的心意。我服务这么几天,难道不该有这么一点点工资吗?你们这样子不是聪明的游客,聪明的游客不是你这样子的跟我来吵。”

值得一提的是,据兰州发布微博24日消息,近日,发现网传“游客跟团被导游强制买玉”视频后,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高度重视、立即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经调查,2020年10月5日至10日,甘肃吉途旅行社组织山东、重庆等地散拼游客共18人,参加行程为“秋摄额济”兰州一张掖一额济纳一嘉峪关6日游,旅行社聘用酒泉市导游芦某某为团队导游。10月9日上午10点左右,团队按照行程约定游览酒泉市“酒泉奇石馆”,导游芦某某因两位游客未购买玉石与之发生语言争执,争执结束后,全团离开参观点继续行程,团队游客均未购买任何商品。

经执法人员传唤询问相关涉事人员,收集视频证据,认定导游芦某某在10月9日导游活动中,存在变相要求旅游者消费行为。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决定给予委派芦某某进行导游活动的甘肃吉途旅行社停业整顿3个月的行政处罚。同时,按程序吊销导游芦某某导游证。

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将不断强化旅游市场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欢迎广大游客和网友予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