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申忻报道】近日来,欧洲多国正在遭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已有多地宣布封城。其中,西班牙还成为首个确诊破百万欧盟国家。这无疑给中国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而留学生们在第二波疫情下如何平衡在线学习和个人生活,如何应对社交寂寞等话题备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根据西班牙卫生部10月14日更新的数据显示,该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908056例。这无疑给在西的中国留学生们带来很大影响。(图片均据新华社)

疫情仍凶猛 心态已平和

10月以来,全球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多次刷新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纪录,欧洲多国宣布进入“第二波”疫情,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及马德里自治区已进入紧急状态。这无疑给在西的中国留学生们带来很大影响。

当地学生防护意识不够:课后会相约“去喝几杯”

23岁的马瑞霞是一名中国留学生,现就读于马德里内布里哈大学(Universidad Nebrija)的对外西语教学专业。她表示,第二波疫情来袭下,似乎当地人并没有什么恐慌感。日常学习中,学校大多数采用线上教学,每周有几节面授课。

据她观察,经过第一次疫情的“历练”,学校的防护工作已有所提高,在校园里可以经常看到宣传戴口罩的海报。“老师和同学们上课时候也是带着口罩的。”马瑞霞说。

不过,同学和老师对“戴口罩”也只是简单的“执行”而已。

她说:“他们大多带的都是自己制作的布口罩,并没有什么防护力。大家只是按照要求戴口罩,并不了解医用外科口罩的重要性。”

她还表示,虽然校方努力应对疫情,在校园里定期消毒,并保持教室通风。但一些同学在面授课结束之后,还是会相互约着“去喝几杯”。

马瑞霞说,自己知道防护的必要性,所以每次上课的时候还是会全副武装。

前几日,马瑞霞得知和她曾经一起打过羽毛球的朋友的父亲确诊了新冠肺炎后,想立刻去做核酸检测,但是当她去医院后,医护人员却拒绝为她提供核酸检测,因为她没有直接和确诊人员接触过,且并没有任何症状。她只好老老实实的居家隔离,并等待她朋友的核酸检测结果。

马瑞霞表示,有别于第一次疫情,如今已经从恐慌、害怕,过渡到平淡。一切生活、学习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现在就等待中国的疫苗早点研发出来。”

吸取教训 疫情再来时便选择回国

孙倩也是在西班牙留学的一名留学生。第二波疫情来袭之后,她赶紧抢了回国的机票,几经辗转才回到中国。她表示,吸取了第一波疫情时的教训,所以这波疫情刚开始时她就赶紧买票回国了。

孙倩说:“我的同学们在毕业之后大多数选择回国。只有少数同学选择留下来找工作”。

如今,西班牙经济受疫情影响,能找到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她身边甚至有在西班牙工作10余年的华人都选择回国。她说,很多留学生对西班牙政府不满意,并觉得政府对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不到位。

另外,孙倩说,除了第二波疫情本身的影响,留学生还担心西班牙政府会相应出台对留学生不利的留学政策。

她认识的一些原本打算在西班牙深造的同学不得不另作打算。

此外,孙倩还有一些同学在第二波疫情出现端倪时就果断选择回国,并在中国以上网课的形式继续完成学业。

留学生父母心态逐渐从担忧变为释然

完成学业的人可以选择回国工作,然而在西班牙,还有一大批留学生因为学业不得不奔波于学校和宿舍间。

马瑞霞表示,她并不打算回国,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回国成本太高了。

第二波疫情下,西班牙飞中国的航班少的可怜。机票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作为工薪家庭出身的孩子,她觉得还是选择呆在西班牙更划算。

而她的父母也由之前的担心变为习以为常。马瑞霞的父母表示,虽然欧洲又迎来了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想必自己的孩子也知道如何做好防护,保证自身不受病毒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近日拍摄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路旁的酒吧餐馆已关闭户外营业区。为应对疫情不断扩大,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决定从10月16日起关闭辖区内所有酒吧、餐馆的堂食业务,为期15日。

留英学生:社会上,防护依然不理想

欧洲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除了西班牙,截至20日,英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4万例。19日,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在议会发言时表示,欧洲每周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增长了33%,而英国在过去12天内新冠肺炎死亡率出现双倍增长。近日,英国多地相继宣告封城

逐渐适应居家生活 但有就业问题

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学习经济学的留学生章甜今年即将博士毕业。她表示,在第一波疫情来袭时,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确发生了巨大改变。当逐渐适应之后,第二波疫情来袭时,并未给自己带来太多改变。

章甜所在的科尔切斯特在10月16日迎来了第二波封城。她说,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都已经习惯了在家办公。只不过,相对于没有疫情的时候,如今在家学习的她还是觉得效率远不如从前。

现在,英国大多数高校多采用网上授课的方式,有一些小组讨论课需要面对面完成。“这个是我比较担忧的,因为英国很多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都是在校园集中感染的,即便上课时,同学之间有间距性的落座,仍不安全。”章甜说。

另外,今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空前糟糕。“我最大的担忧是英国能否有效控制住这波疫情,因为英国经济已经无法承受持续打击了。”目前,章甜找到了留校任教的工作。但是她并不确定这份“幸运”可以持续多久,一旦英国政府无法有效控制住第二波疫情,那么疫情会对高校带来二次冲击。“就高校而言,今年的经费已经由于国际学生的减少而锐减了。”章甜说。

NHS能提供十分便利的核酸检测

在伦敦大学学院上学的千千(化名)表示,第二波疫情下,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得不错。但社会上的人们依然我行我素,消毒工作和中国比起来要差得多。

“家里人说,在中国,去超市、坐公交等公众场合,都须戴口罩。在英国,依然可以看到不戴口罩到处溜达的人们。二次疫情到来前,很多人还在家中、酒吧等地举行聚会,彻夜狂欢。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第二波疫情会来的这么快的原因吧。”千千说。

千千还表示,一些确诊的同学本应在家隔离,但是却举办起“只有新冠肺炎患者才能参加”的聚会。“虽然这样的恶性事件并没有发生在我们学校,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千千说。

和第一次疫情相比,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如今十分给力。千千说,现在在英国预约核酸检测非常便利。人们可以选择自行到站点或是居家接受检测。所有核酸检测都是免费的,甚至邮寄到家中的核酸结果也不需要另外收取邮费。同时,核酸检测预约也十分简单。

“你只需要在相关网站点击预约即可。一般当天就可以约上检测,检测结果在24小时后出来。有别于第一波疫情时医护人员防护捉襟见肘的局面,站点医生都是全身穿着防护服并佩戴医用口罩和防护面罩。另外,站点都设在空旷的户外,所以能保证绝对通风。”千千表示。

但是,虽然核酸检测及时到位,NHS依然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章甜称,觉得NHS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这几年NHS经费严重不足,平时就不够用,疫情期间更是“供不应求”。第二次疫情以来,章甜最害怕的便是看到一辆辆的灵车从家门口路过。“从来没有想到一天见到的灵车可以比看到的救护车还要多。”章甜说。

她接着说,虽然NHS对核酸检测做的还算及时,但是比起中国而言,对确诊病例的救治就差的多。章甜表示,她的同学就有确诊的,但是NHS只是要求当事人在家隔离14天,期间如果病情严重了再联系NHS看是否需要住院。“这让我们有种自生自灭的感觉。”她说。

不过,章甜表示,NHS对确诊病例的诊疗都是免费的,这对于留学生来说多少可以宽心,因为毕竟在英国看病真的挺贵的。

不想一直在家宅下去

第二波疫情还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不少压力。多次且长久的封城措施让人们渐渐对封城产生疲态。

“人们需要社交。”章甜说,“本来第一波疫情过去时我以为一切都过去了,但是没想到二次封城又来了。我每天所需的生活用品和食物都是通过网购,成天呆在家中,真的十分压抑。我并不是个‘宅女’,第二波疫情让我彻底断了回归正常生活的想法,感觉今年一年都要在家中度过了。这实在令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