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律原理是研究钢琴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钢琴音律的准确性、完整性、探索对钢琴音律调整的原理、方法、技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里,强调的“钢琴 ”是“使用过程中”的钢琴,或者说“可投入使用”的钢琴,并非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钢琴。
声音的研究着重是“振动学”和“波动学”中一般性的知识和认识以及各类声音的理解。例如,振动学中的简谱振动、受迫振动及振动的特殊性——共振等;在波动学中,波的产生原理、波动特性、波的叠加原理、拍、波的干涉和驻波。钢琴声学在物理声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钢琴弦振动现象,以及钢琴音律的各种表象。在振动中,着重研究倍音和倍音关系;在钢琴音律中,着重研究协和音程的拍音关系以及音律、拍频的计算。所以,钢琴声学是钢琴调律原理的理论基础。
在使用过程中的钢琴,对于使用者来讲,如果没有正确的音律和准确的音高,那么此琴将失去它正常使用的价值。上文所说的钢琴调律原理、方法和技术,主要适用于日常使用过程中的钢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琴为什么要经常调音?
钢琴总体有二百多根琴弦,其中每根琴弦所承受的张力约90公斤,经过一段时间的弹奏振动和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张力会下降,影响音准,即常说的“变音”。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听觉感受。尤其初学儿童,需要一开始就建立一个良好的固定音准概念。因此,钢琴每年需要调律及机械整理1-2次。
如果相隔较长时间调音,会导致音调偏离过大,“钢琴宜小动,不宜大动”对钢琴本身及琴弦都有好处。若调试时音准偏离太多,即使调到了标准音,由于张力的增加,钢琴在新的平衡状态下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音会下降得很快。要多调上几遍才能使音保持稳定。这样就增加了钢琴调试的难度,从而使调试费用增加。
事实上,音乐厅里的演奏钢琴,每次活动前都需要检查调律。家用的钢琴,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最多三个月就要安排进行音律检查一次,在冷热换季的时候需要安排进行一次整体的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