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孩子对音乐声音这种刺激是否敏感。
通俗地说,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着电视里的音乐唱唱跳跳,或者在不看电视的时候,孩子能不能记住那段音乐并且时不时地哼唱。或者,家长也可以故意给孩子听一段好听的旋律,来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果孩子能够哼唱出平时看电视里的音乐片段,或者觉得家长给他听的音乐很好听,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那就说明孩子对音乐声音敏感。若是孩子不仅能哼出曲调,还能自己用“哆啦咪”之类具体的音名把那段旋律唱出来,那就说明孩子在音乐方面非常有天赋了。家长就可以考虑请专业的音乐老师来培养孩子。
2、仅仅是有天赋或者喜欢音乐还不够,还要看孩子是不是能集中精力10-20分钟,甚至以上。
因为喜欢音乐,和喜欢学音乐,是两种概念。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是没法学好的。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在平时集中精力的表现,比如在家长讲绘本的时候或者是玩玩具、做游戏的时候,孩子能不能集中精力地听家长讲解绘本,能不能集中精力地搭积木,等等。
学琴不仅仅是上课时要集中精力,下课回家还要每天练琴,这对孩子的耐力是一种培养,也是一种考验,并且弹琴要比搭积木复杂得多,也枯燥得多,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力,就没法弹好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看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
良好的手指协调能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年时期就良好地掌握的,甚至很多人在长大成人之后都无法协调地运动手指,例如很多成年人用电脑键盘打字很慢,还经常按错键,这就是手指协调性不好。但是反观那些会弹钢琴的人,却很少有打字慢或打字经常出错的情况。他们的左右手配合都相当协调,两只手完全可以各自做出不同的动作,甚至十个手指都可以各自做出不同的动作,这说明这些人左右脑的配合相当好。
家长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训练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抬起双手,然后给出指令。
第一组,要求孩子左手的中指和右手的中指同时弹下去;
第二组,要求孩子左手的食指和右手的无名指同时弹下去;
第三组,要求孩子左手的无名指和右手的小指同时弹下去。
这种方法只是举个例子,家长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多的左右手十个手指协调配合的拓展练习。在这种练习中,孩子的正确率越高,反应越快,说明协调能力越强。
在此之外,诸如理解能力,或者想象力等,对孩子学琴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