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央行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发改体改〔2020〕1566号(下称:《实施意见》),提出38条暖企举措,推动民企加快发展、转型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依托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园区为载体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促进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规模扩大、水平提升。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的相关项目安排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建设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

这段话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园区扩容,二是建设中小微企业园

这里提到的园区扩容,其实有一句潜台词:即先对现有园区进行整合,后面才是新园区的扩容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7号文)便提出,鼓励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而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许多省份早些年已经开始规模化启动园区整合工作。以浙江为例,今年6月1日,浙江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1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将由现在的1010个整合到150个以内。而截至目前,通过前两轮的整合提升,浙江已经形成工业总产值超2千亿的开发区3家,超1千亿的开发区15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空间和产业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把其他中小园区整合到一起,一是通过扩大管理范围来破解发展空间瓶颈,更好地复制管理模式、发挥品牌优势。对政府而言,可以依托大园区实现产业统筹布局和创新资源整合,最终形成合力。

第二个就是建设中小微企业园,一定是近期的重要趋势,且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运作的项目。对政府而言,中小微企业园、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的建设,一是有利于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提高亩均产出效率;二是也有利于聚焦服务供给,改善营商环境,同时也为后续中小县市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