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束文杰

编者按 说起合肥的山,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大蜀山。这座人们攀登无数次的“高峰”,曾经是合肥县第一镇山,今天亦是合肥市区的制高点。其海拔虽尚不及三百米,却汇聚了千百年来合肥人的记忆,历代文人墨客多有佳句相传。此外,以老合肥县来看,东乡有四顶山、龙泉山、青阳山等,西乡有小蜀山、大潜山、李陵山(紫蓬山)、鸡鸣山等,北乡有浮槎山、小岘山、土山等,梁乡有东黄山等,巢湖之中又有姥山、孤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山(摄影 | 王牌)

去过巢湖市区的小伙伴应该有印象,那里的城区三面环山,西边濒临巢湖。特别是那座卧牛山,深处市区核心,历史上曾占据了老巢城近四分之一的面积。话题再接上,那么过去的合肥老城里有没有山呢?有人默默翻开了卫星影像地图,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城区详图(来源 | 资料图片)

金斗冈

金斗冈

金斗冈,万历《庐州府志》曾将其列入“附冈”,并称地址“在府治东北”。所谓“冈”,同“岗”,即山脊、山岭的意思。不过,这座“冈”还真不是山,而是唐代所筑“金斗城”残存的夯土城遗址。据旧志记载,明代弘治七年(1494),庐州知府宋鉴下令“平金斗冈作街市,以居贫民”,期间曾发现一条高三尺、阔二尺五寸用砖砌成的古水沟,沟口有一块石碑,上刻有“尉迟敬德监造”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肥城变迁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金斗冈”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金斗城另一重要遗址“金斗门”,在改建为镇淮楼(即谯楼、鼓楼)之后,又延续了几百年的光阴。宋公平冈,其发现无疑成为有关建城时间的一条重要线索,通过旧志的连接,留给后人无限遐思与探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角韵(来源 | 资料图片)

潜山·卫山

说到潜山,人们往往想到安庆市的潜山县(今潜山市),或者曾名“潜山”的天柱山。此外,合肥市肥西县还有一座“大潜山”。民国时期,一些地图书刊将包括天柱山、大潜山在内的大别山余脉(部分为江淮分水岭),称作“大潜山脉”,或称“天柱山脉”和“皖山山脉”。当这条巍巍山脉绵延至合肥时,“其二支”进入城内“至此而伏”,遂有合肥城内的“潜山”。这座“潜山”早在八百年前的南宋时期即已见于地理书籍,诸如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地图中的“大潜山脉”(来源 | 资料图片)

南宋《舆地纪胜》记载:“潜山,今州治所据”。这里的“潜山”是指西边山头,即后来所称的“卫山”。“州治”即宋代庐州州署,其址之上,亦是元代的庐州路总管府,以及明清时期的庐州府署。从地理方位来看,卫山位居历代署衙以东。至清时,据嘉庆《合肥县志》,“卫山”之名开始出现,东西两侧逐渐形成大所巷和小所巷。大所巷,即“大卫山巷”,卫山西侧,自后大街(今安庆路)与横街(今金寨路三孝口以北段)相对,向北延伸约五百米至马号(旧金斗驿)门前。小所巷,即“小卫山巷”,卫山东侧,自后大街向北至卫山东北角,折向东约二十米,又斜向东北约百米至大夫第南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衙地区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旧府署址上先后为合肥县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地点。1953年秋,市政府迁址石头塘办公;次年8月,省博的陈列大楼破土动工。1956年2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14日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至此,府县衙建筑被拆除,大小卫山巷湮没,卫山遭铲平,其遗址上今天是省博大院内台阶。据《合肥老城志略》,由于长期风雨剥蚀、水土流失,卫山至铲平前仅存高约五米、直径约二十米的规模。当年卫山南侧临街为王姓等民居,北侧为彭姓、陈姓等民居。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2月,校址设在刘公祠的合肥市立第七小学曾更名“卫山小学”,后因建设省博迁址至安庆路357号。1970年,又改名为“安庆路第二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肥县政府(来源 | 资料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省博物馆(摄影 | 束文杰)

潜山·笔架山

潜山·笔架山

曾有学者考证历史上潜山的范围,东至民政巷(今庙东街)西侧,南至安庆路北侧,西至四衙巷(今省公安厅宿舍大门通道),北至淮河路。元代,余阙《郡城隍庙碑》云:“天作潜阜,以殿其旅。”这里的“潜阜”即指潜山。距庐州府城隍庙西南不足百米处、“府学尊经阁后”,坐落着潜山的另一个山头——笔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架山 卫山 金斗墩(来源 | 资料图片)

庐州府学,始建于唐代会昌年间(841—846),宋、明、清多次进行修建。府学,除了承担“学宫”职能外,还是府级“文庙”(夫子庙)所在地,内设“学署”是当时的教育行政机构。宏伟的府学建筑群,规模鼎盛之时,自南向北分布有云路坊、照墙、棂星门、泮池桥、戟门、大成殿(先师庙)、明伦堂、敬一亭(春风亭)、尊经阁(稽古阁),两侧还有左右二坊、乡贤祠、东西庑、乐器库、礼门、义路、进德斋、正谊宅、崇道斋、育英斋、观德亭(射圃)、启圣祠(崇圣祠),以及儒学门、名宦祠、井亭(状元井)、省牲所、土地祠、吏廨、馔堂、训导宅、教授宅,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大成殿(复建)(摄影 | 束文杰)

古代社会,人们崇尚儒学,重视教育,付出多年努力,只为金榜题名。每逢科考将至,学子前来文庙,正衣冠,登状元桥,盥洗拜孔,饮状元井,登笔架山,祈福开运,蟾宫折桂。笔架山,为风化岩小土山。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议礼以木主易先师像,乃瘗(埋)像其地”。山“旁皆射圃地”,供练习射箭使用,圃中有“观德亭一座”,知府马金创建。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笔架山与卫山不同,自始至终属于庐州府学的范围之内,而卫山虽刚开始被“州治所据”,但是无论此“据”是“依靠”还是“占据”之意,其结果是与府署脱离了范围关系,这点可以从明清时期方志所附的《庐州府署图》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 庐州府学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抗战期间,文庙建筑群曾遭日军破坏。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庙旧址内先后开办了省立女子中学、市立女子中学、市立第二中学、市第二初级中学、朝阳中学、市第四中学等。由于办学需要,开辟操场、路基、建房,致使小山日渐缩小。曾在这里读书的罗尚琪回忆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靠西、北墙的笔架山只有约三十米宽、五米多高,山上还有一间小房子,堆放了一些杂物。至七十年代后期,小山直径仅剩约二十米、高仅有四米左右。八十年代,文庙建筑群在旧城改造的大潮中彻底消失,笔架山也于1986年2月在修建蒙城路时铲平,其遗址上建起了教师宿舍楼(霍邱路向南第三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 省立合肥女中合影(来源 | 资料图片)

合肥城内潜山的两个山头很有意思。一个名“笔架”,象征文脉;一个取“卫”字,守护城池;一文一武,遥遥相望。两山附近,又有府署、庐州卫、府学、府城隍庙、都土地庙、县署、金斗驿等机构,共同构成了曾经合肥城重要的“政务文化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大成殿(复建)(摄影 | 王牌)

蔡大山

蔡大山

合肥民间有俗语:“三山不出头,二水向东流”。三山除了前文所说的笔架山、卫山外,还有一座“蔡大山”。民国时期出版的《合肥城区一览图》,在其位置上标有“宅”字样。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加上附近居民取土,至解放初已平为高地,在街面以上一米左右。民间多称其为“蔡大园”,东近鼓楼街(今宿州路),南侧庐江巷(已废),西侧尚节楼街(今徽州大道),北侧万福庵巷(今三坊庙巷)。解放初期,曾是合肥的“小天桥”,说书卖艺云集。此后,其址上又陆续开辟为市文化馆球场、简易剧场以及市图书馆等,今天的位置在合家福超市四牌楼店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 蔡大山遗址(摄影 | 吴允芬)

关于这座山,笔者查询了诸多史料,未发现更多具有价值的线索,蔡大山的得名与形成原因不得而知。而根据其地理位置,结合已知史实,笔者猜测蔡大山可能是金斗城残垣遗址。再谈前文“金斗冈”一节,虽然明代已经平冈,并不代表它彻底消亡。或者说,平冈之后城垣上的夯土去向何方?史料没有说明。除了取土盖房,会不会部分在附近区域堆积?存在着可能性。当然,这段仅仅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山遗址附近(摄影 | 束文杰)

其他的“山”

其他的“山”

那么,合肥老城除了以上“三山一冈”还有没有呢?有是有的,就是线索非常少,见到过的人也少,基本上它们的印象,停留在古代地图或者传说故事当中,不妨说说看?

撮造山,民间相传,三国时期,曹军曾生活驻扎于此,垃圾堆积如山,后世称曹操山巷或反曹山巷,又因谐音渐成今名。另外,熊态先生曾据《合肥县志》考证,过去的撮造山巷应是北油坊巷西段,即北大街(今宿州路)至五圣楼巷(今五星巷),后来新拓此巷,改名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山巷(摄影 | 束文杰)

金斗墩,见嘉庆《合肥县志》内附《合肥县傅郭城图》,民国地图中曾标为“荒山”,位于金斗圩东南侧,今合肥老年大学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时期 合肥城区一览图(局部)(来源 | 资料图片)

香花墩,见《安徽合肥:听说包拯是“白面书生”?不妨去包公祠看看》一文。当年的合肥城内,在包拯家的屋后、金斗河边有一座大土墩,在他三十多岁赡养父母期间,曾在墩子上“筑室读书、种花植树”,世人称之为“香花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广场(来源 | 资料图片)

此外,清代地图之中,在西平门东、将军庙、教场北等处绘有山形。民国地图中,将逍遥津两座湖心岛标有“山”的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逍遥津(摄影 | 王牌)

结语

结语

由此可见,在当时未进行大规模近现代城市建设的情况下,合肥城内特别是市街以外区域,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江淮丘陵地貌十分凸显。本篇由于篇幅所限,尚未涉及城外区域,特点更加鲜明。如今,那些“山”都不见了,随之带来的是现代化高楼大厦组成的“水泥森林”,又有数道“绿色线条”纵横其间,共同组成了城市的颜色。合肥非常特别,老城外围有一条长长的串联起来的“项链”,又有两颗“钻石”点缀,啥颜色?祖母绿!笔者水平和所掌资料有限,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庐州府志》、《庐州记忆》、《合肥城区一览图》、《合肥老城志略》、《合肥市志》、《合肥市教育志》、《合肥教育史话》、《合肥城市建设》、《合肥地名谭》、《合肥县志》、《庐阳古城记忆》、《合肥市庐阳区志》、《巢县分乡详图》、安徽老照片馆、往期文章、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