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的妖怪形形色色,而这些妖怪的来头也是各不相同。

有些妖怪是凡间吸收日月精华成精的,如白骨精,有些妖怪则是从天庭下凡的神仙的坐骑,或从西天逃出的菩萨的坐骑。

在《西游记》中,四大菩萨有三位菩萨的坐骑,都曾下凡为妖。分别是观音菩萨的金毛吼、文殊菩萨的青狮精、普贤菩萨的六牙白象。

他们之中,唯独地藏菩萨的坐骑不曾下界为妖,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看一下下界为妖的三位菩萨的坐骑。

我们最为熟悉的观音菩萨,她的坐骑是一只金毛吼。传说,金毛吼浑身金毛,如犬但十分凶猛,会吃人。

在《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中,金毛吼化身赛太岁在人间为非作歹,被观音菩萨收走。

第二位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是智能和威猛的化身。

唐僧师徒在《西游记》中遇到过两次青狮,第一次是在乌鸡国,第二次在狮驼岭,均被文殊菩萨收服。

第三位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出现的那次也是在狮驼岭,与青狮和金鹏大翅雕称为三兄弟,称霸狮驼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最后一位就是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了。

地藏菩萨因“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信徒广为传颂,因此也被信徒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他的坐骑是一只头型似狮子的狗,叫做“谛听”或者“善听”。

谛听为何没有像上面三位菩萨的坐骑一样,下界为妖,成为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呢?

原著这样形容谛听:“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谛听有虎头、犬耳、独角、龙身、麒麟足、狮尾。”

龙身意味着吉祥,虎头是智勇,犬耳是善听,狮尾代表存在耐性,麒麟足说明四平八稳、以善为宝,是人们通过想象得出的神兽,像麒麟,龙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谛听可以用听来辨别世间万物,在《西游记》的第五十七回谛听就辨认出了六耳猕猴和真美猴王。

因此人们认为谛听可以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所以谛听在人们心中亦有辟邪消灾,临福护身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谛听一直作为是吉祥的象征。

如此一来,相比仍有兽性的金毛吼,青狮和六牙白象,作者吴承恩是不会让如此睿智吉祥的谛听下凡去当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