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和7月31日,印度发生了两次大停电事故,印度北部电网、东部电网和东北部电网相继陷入瘫痪,6亿人口受到了大停电事故的影响。受波及地区工业生产被迫中断,交通拥堵严重,金融系统无法运转,供水系统陷入瘫痪,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停电的时间正好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候,最高温度在40℃以上,大规模的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了印度人民的正常生活,人们甚至走上街头进行抗议,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事故发生后,印度国家电网公司及世界各国电力公司立即对大停电的原因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数月的调查研究,专家们认为,导致印度大停电的原因,除了电源建设速度严重滞后、电网结构和调度规划不合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印度的电网过于脆弱,区域电网分散,抗故障能力差,主干网的电压等级只有400kV,难以适应印度电网的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大停电事故后,印度对电网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除了保证电源建设、对电网进行合理规划外,提高主干网电压等级、扩大电网规模,也是提升电网稳定性、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时任印度总理辛格表示,印度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作为印度电网主干网,并推进全国联网,将印度国内的五大电网进行互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底印度的首条±800kV特高压线路投入运行,该线路长度为1728km,输电容量为6000MW,极大地提升了印度电网的输电能力,目前,印度电网还有两条特高压线路在规划中。20世纪70年代,随着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对电压等级更高,输电能力更强的特高压技术展开了研究,并根据其研究成果,建成了多条特高压线路并成功运行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高压输电是实现跨区域联网和远距离输电的重要技术,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特高压直流作为远距离输电的通道,以特高压交流作为主干网网架,并辅助进行远距离输电,在中国已经成功应用,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目前印度也在采用特高压技术构建全国联网工程,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过程中,特高压技术将作为最关键的技术,实现全球能源的互联互通、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