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一词,来源于编辑软件和写代码领域。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写出一个软件,但是随着时间和需求的改变,软件的代码需要不断修改优化原有的功能或者增加新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软件原有的设计框架被打破,BUG越来越多,越难越维护,新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并且随着需求的变换,原有的框架已经成为制约软件迭代的掣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软件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重构,可以不改变原有软件的逻辑,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对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重构的意义在于不断调整软件内部系统的结构,提高软件系统对需求变更的适应能力,更加有利于项目的开发和后期维护,同时整个项目的逻辑结构也更加清晰。

重构的方法主要有:重复代码的提炼、超长方法的分割、嵌套条件分支的优化、去掉一次性的临时变量、消除过长参数列表、提取类或继承体系中的常量、优化冗长的类……说人话,简单的说就是将所有的事务系统化,看做是一个软件系统,把每一个运作的环节或者因素看成是代码,用重构的方式,将整个系统纳入到你整体的设计之中,并且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如果出现任何问题,你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的环节,进行优化和改变,而不用从头到尾筛查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将每个月的消费清单重构一下。现将你的所有消费项目按照衣、食、住、行、化妆品、学习、旅游、话费(网费)分成几大类。然后每个大类又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比如食,可以分为:一日三餐花费、零食花费、请客吃饭花费、咖啡花费、营养代餐花费、茶叶花费等,每一项花费记录在相应的位置,月底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项的花费多少,哪些花费是有叠加的,哪些花费是可要可不要的,哪些花费是完全没必要的,然后对相关的消费项进行优化或者删减。坚持下来,你的消费一定是可以精简的。这样你就不用在月底一看花呗,感叹一句:“这个月怎么又花这么多钱”,然后下个月重复同样的心情。说不定还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做一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重构不是一次性的, 它贯穿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要觉得不合理都是可以重构的。所以我们运用的时候,也不是一次性的,长期坚持更新和完善,会让整个系统更加的合理和优秀。

2019年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重新做一遍。2020年,经过疫情一役,各行各业都开启了互联网重构模式。而且神奇的是,重构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互联网,但它不仅可以解决软件迭代的问题,也可以广泛应用在其他的领域。下面举三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重构想象

华为Mate30系列主打的是重构想象,对手机配色、摄像头、超曲面环幕屏、人机交互、画质体验、性能体验等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升级,华为的重构更多的是感官体验的超越和性能的升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华为做不到。今年的Mate40系列,也同样延续了这一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装-重构纯粹

10月30日,“乾净——九五丝御·邓兆萍2021春夏发布会”,跨界设计师邓兆萍回归“纯粹”和“本来”的时装理念,以冰雪为灵感,融合经济、政治、科技等元素,发布了一场以“乾净”为主题的时装发布会。个人认为“乾净”主题的重构更多的是让人们从眼花缭乱的色彩和搭配中,重新回到某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简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携程-重构住宿

10月29日,携程在2020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同期举办了大住宿分论坛。携程对住宿的重构主要体现在重构点评规则,产品与供应链端外部合作与行业赋能和Rezen Business酒店系统,以用户为核心,打通行业内外、产业链内外,线上和线下的连接,公平客观地评选出最受欢迎酒店及品牌,为旅行者们提供真实可靠、具参考价值的入住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快速、灵活和智能,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大范围AI的切入,各行各业的业务模式也将重构。

科技重构生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智慧城市生活也在不远处,“城市之窗APP”已应时而起,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为基础,提供资讯、社交、旅行、健康、医疗等全面的智慧服务,实现郑州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科技的全面感知和互动,为大家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