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文化情感类“神仙综艺”《朗读者》第三季,正式发起了!

有了前两季沉淀的绝佳口碑,观众自然是翘首以盼。

四年前,在昏暗的酒店大堂,董卿面对著名导演陆川,极其紧张地提到自己要做一档阅读节目,对方的第一反应却是“谁看”?

没想到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朗读者》竟得以幸存,并且茁壮成长。这无异于一个小小的“奇迹”!

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困不住人类心中的“微光”,碎片化和功利性的阅读趋势,也浇不灭智慧的火焰。

将文学和人生“融为一体”的《朗读者》,用声音描摹精神世界的辽阔与厚重,赋予我们深层灵性的启迪。

第二季和第三季之间,足足相隔了800多个日日夜夜。

在此期间轮番靠“话题”霸占热搜的综艺节目,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那观众凭什么钟情《朗读者》?

除了节目本身品质过硬,其“灵魂人物”董卿的个人魅力,也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团名媛”们,驾轻就熟地利用昂贵名牌和奢华环境 “装点”脆弱的自尊,妄图树立虚假的“白富美”人设。

可事实证明,再多的奢侈品也无法掩饰灵魂的丑陋和贫瘠,而用书香提升“颜值”,才是正道。

真正的上海“美人”董卿,“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47岁的她,美到毫无岁月感。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也不禁好奇,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01、高知家庭,“魔鬼”教育,“女神”养成记

1973年11月17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户高知家庭喜迎千金。

出身贫寒的父亲董善祥,凭一己之力“跃出龙门”,摆脱了儿时“抓鱼捕虾”的生活,以复旦大学新闻系高材生的身份顺利毕业,从事媒体工作。

母亲金路德和父亲是校友,在大学任职物理系教授。夫妻俩早年被分配到安徽淮北,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小董卿的童年在上海外婆身边度过,一直到快上小学,才被接到淮北。

但父母不打算对“缺席”女儿童年作出弥补,反而分外严格,堪称“魔鬼”教育。

多年后董卿回忆:“我的父亲对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严苛。”

才上小学的董卿还未享受到“掌上明珠”的独生女待遇,就开始承担家务。日常刷锅、洗碗、择菜、拖地……都不在话下,要知道那时候小董卿的个头儿还没有水池高。

据说为了培养董卿的文学素养,父亲董善祥立下铁律,刚识字的年纪,就要求她抄成语、背古诗、熟读国内外经典名著。

因为年纪太小,不能准确分辨连环画里的成语,还把“回维也纳”抄进了本子里。

有次父亲问她薛宝钗和贾府的关系,她的回答不准确,父亲反手就是一张详尽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别的小女孩,都有崭新的漂亮衣服穿,可董卿却连镜子都不敢多照。

为了避免女儿把心思花在打扮上,父亲言语犀利:“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除此之外,董卿连“睡懒觉”的自由都没有。

经常是天还没亮,尚在梦乡的她就被父亲叫醒,去家门口的中学操场晨跑。

董卿说:“那时候学生们刚出早操,就看到我在 400 米的跑道上狂奔,感觉特傻。”

这样的“狠心”父母,甚至曾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亲生”。

正是在这样严格的管教之下,董卿的学习进度远超同龄人,只念了四年小学的她连跳两级升入初中。

1985年从安徽淮北随父母迁到浙江省嘉兴市并就读于嘉兴一中。

父亲此时又想出了新的“折磨”方式。

每到假期,父亲都会安排她去勤工俭学。联系对方的台词永远都是:“你们那儿需不需要服务员、清洁工?免费的!”

所以,董卿在成为家喻户晓的“女神”主持之前,什么商场售货员、宾馆清洁工、广播站广播员之类的活计都干过,早就懂得了生存不易。

她还记得第一次当清洁工的时候,才 15 岁。因为是三星级酒店要求高,经理让董卿铺床、倒垃圾,还要跪在地上刷马桶、刷浴缸……

分给她10个房间,20 张床,要一个人打扫完。但她完全没经验,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那种席梦思床垫,特别沉,我两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 90 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地干着,有时候也会委屈得掉眼泪。”

最后因为进度太慢还被经理批评:“你这样哪行?你爸爸还打电话来让我们对你务必严格!”

或许是“魔鬼”高压教育激起了逆反心理,董卿说:“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我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上中学后,被老师发现颇有文艺才华的董卿常常为了参加学校的课余文艺活动而以补课等理由对父亲撒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毕业后,董卿想考艺校,却遭到父亲的激烈反对:“中专学历太拿不出手了,你必须考大学!”

当时家住六楼的董卿,经常会在阳台边写一行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写给父母看的,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董卿曾说:“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这样的“对峙”关系,直到董卿大二放暑假回上海,才得到缓和。

那天父亲提议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席间忽然举起酒杯,对董卿说:“女儿,我敬你一杯吧!跟你道个歉。这么多年,我对你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董卿和妈妈对“虎爸”的检讨显然始料未及,百感交集的眼泪把多年的委屈冲刷干净,余下的都是对父亲深深的感激。

后来,董卿带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沁润出的端庄优雅,从无名小卒蜕变为 “国民女神”,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耳濡目染的古典诗词,都化作“美人”的精神与风骨。

当所有人都称赞她“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不得不承认:董卿的“女神养成”,离不开严格的家庭教育。

对这段时光,董卿如此定义:“我很有幸遇见了我的父母,这是人生最初也是最奇妙的遇见,因为无法选择。”

02、励志“北漂”,知性优雅,成“央视一姐”

从小就被“魔鬼教育”训练成“学霸”的董卿,在职场上也是所向披靡。

这个外表清丽,还带着一丝婴儿肥的倔强天蝎座女孩,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力和意志。

董卿在浙江艺术学校的表演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省话剧团,但到了团里之后发现根本无戏可拍。

也就是在那一年,她的生活出现了巨大转机。

1994年,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董卿陪朋友去考试,自己也顺便考了一下,结果却意外被录取了。

她人生中的第一份主持工作,就这样误打误撞“碰来了”。

在浙江电视台工作的两年,创立了《人世风情》栏目,董卿既做主持又做编导,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本可以随遇而安,但她却在父母的鼓励下,对更高目标发起了挑战。

董卿再次参加招聘,半年之后接到东方电视台的复试通知。1996年,董卿得到东方电视台的工作机会。

初到上海,董卿还是个新人,只能“坐冷板凳”。

直到1996年底,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合办央视春节晚会,董卿才首次与CCTV接触,可惜并没参与到舞台中。

趁着清闲,她就去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编导系。

深造之路开启,也喜迎事业上的“突飞猛进”。

1998年,在《相约星期六》担纲主持,节目播出之后,逐渐得到观众喜爱。

1999年,董卿顺利从上戏读完编导本科毕业,再也不是被复旦毕业的父亲诟病“拿不出手”的专科学历。

2000年,主持“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

200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毕业,还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奖”。

同年,董卿得到机会主持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推出的综艺娱乐类栏目《魅力12》。

但北上发展,就意味着放弃在东方电视台获得的全部荣耀,甚至需要狠心和当时的男友黄辉分手。

爱情和事业,头脑清醒的董卿决绝地选择了后者,拎着行李箱就开始了独自一人的“北漂”生活。

期间曾和风流倜傥的“央视一哥”程前相恋,只不过未能修成正果,于2007年夏天分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别人在花前月下,和男友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董卿忙完手头的工作,会坐到沙发上反思自己一天的过错。

父亲的教育,让她不断突破以前的自己,每天都力求精进。她说自己是一个活得特别用力的人,用力不够的话会觉得“不过瘾”,会觉得日子似乎白过了,那多可惜啊!

一开始节目反响效果不好,董卿也会灰心丧气:“你觉得明明很努力,花了很多心血,却没有多少人看到你的成果”。

幸运女神终于在2004年,眷顾了这个执着的姑娘。

那一年,董卿加入央视文艺中心,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当家花旦。

从2005年2月8日,与李咏、朱军、周涛合作,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开始,董卿13年未曾缺席,还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逐步形成了清新大方、亲切自然、文化气息浓郁的主持风格,无论在专栏节目还是在大型晚会中都能体现出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准。

含蓄内敛的气质赋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气和沉稳,以及一份积淀了淡定与自信的美丽,获得了无数电视机前观众的喜爱。

2007年,求知若渴的董卿重回上戏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于2009年4月毕业。

中间的2008年,她首次迎来了职业生涯“高光时刻”:一年内主持了130多台节目,“忙并快乐着”。

知性优雅的董卿,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

03、命运转折,走向巅峰,“爱与美”始终如一

按理说,像董卿这样的硬核人生已经足够“励志”。

拼到“一姐”位置,完全可以嫁个金龟婿,相夫教子,顺便躺在功劳簿上喘口气。

但董卿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在和上海中瀛集团董事长,富商密春雷结婚后,也没有停止事业上拼搏的脚步。

但却因身份转换,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一场命运的巨大转折。

2013 年 11 月,董卿像往年一样认真排练春晚。结果那天她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心中忽然闪过一种不真实的疲惫感。

她觉得一切都既熟悉,又“套路”,往日的热情正在逐渐消散。

于是,董卿决定离开,跟过去的某一个自己做个了断。

2014年4月10日,董卿因没有现身她在央视主持的唯一日常节目《我要上春晚》活动现场,而被大家猜测她欲从央视离职。

4月14日,央视某领导接受媒体电话采访称,董卿将很有可能赴美国留学一年,原因是工作劳累。

4月16日董卿首度开腔回应传闻,表示的确欲暂别央视,但并不是辞职,而是以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进修。

4月17日中午,央视综艺发布正式声明,称董卿从未向央视提出离职,是在高负荷工作后选择“暂时放下话筒”,调整生活节奏,暂离央视赴美国留学深造一年。

其实,作为一个连续 13 年主持央视春晚的主持人,忽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去游学,并不是简单的决定。

拿到访学报告批复后,她常常坐在书房的地上流泪,因为觉得只有坐在地上才最踏实。

她说:“我知道,一时半会儿我不会再有新的节目了,那是无限期休整。你也不知道,你再次走上舞台会在什么时候。”

但她同样坚信:“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外的一整年,董卿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放松。

每天 7 点起床,吃早饭,然后上课,有时候是半天的课。休息时,就把时间花在博物馆,或去看演出。

这段时间,她还跨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做母亲。

直到2015 年 的7 月份,董卿结束访问学者的身份,回到中央电视台,正式复出。

成为母亲的董卿,被好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让董卿毅然拿起久违的话筒,回到幕前:“言传身教,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我有爱、有尊敬。”

阔别许久,始终如一。灵魂中蕴藏的“爱与美”,也开始助力她重新启航。

董卿曾说:“杭州的钟灵毓秀给了我灵动的底蕴,上海六年的工作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大家闺秀,而北京则成就了我事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巅峰。”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独挑大梁,以满腹诗书再次“圈粉”无数。

再次红遍全国,当然不是“运气”,而是从孩提时代的古典文学积累,终于在此刻厚积薄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正如钱钟书所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博尔赫斯和叶赛宁的诗句,董卿在节目中信手拈来。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她仿佛带着朦胧的“旧时光”滤镜,“如花解语,如玉生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散发着优雅魅力。

媒体盛赞:“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此次重返舞台的董卿不再甘心按部就班的主持生活,爱读书的她想做一档自己喜欢的节目。

2016 年 2 月,文化节目《朗读者》立项。董卿除了做主持,还独立担任制作人。

《朗读者》筹备期间,她面临了职业生涯最残酷的挑战,时刻处在崩溃边缘。

节目模式、制作公司、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人员……每一样都要考虑。

“娱乐至死”的时代,清汤寡水的文化类节目不被看好,招商也是个大难题。往日清高的主持人变成了一遍遍给人“画饼”的祥林嫂。

董卿这样描述自己的困境:“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 年 2 月 18 日,《朗读者》第一季顺利开播,全新的形式和题材,搭配董卿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彻底惊艳众人。

在节目里,董卿出口成章、字字珠玑。

她引用顾城的诗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

《朗读者第一季》坚持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12月底,节目斩获“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片人奖和盛典作品奖。

2018年,《朗读者第二季》播出,董卿除了担任主持人、节目制作人,还担纲总导演,用电影的高标准要求团队,呈现最佳舞美和视听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这是一个人生和文学相结合的节目,我们就是希望做出和以往不一样的节目。”

著名作家毕飞宇称赞:“我觉得《朗读者》非常像《诗经》里的《国风》。大地上有许多风,风在那里自由地流动。风是这个大地上所有生灵,它们发出来的声音。然后有人把它们合起来,就是《国风》。”

《朗读者第二季》,共邀约143位嘉宾参与朗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川说:“当每一个朗读者自己的人生带入到这个节目的时候,节目就开始变得丰盈起来。它不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个态度,有自己的人文关怀,然后记录了当下。”

这个舞台很像一块儿试金石,一些宝贵的品质会在这里折射出很夺目的光华。

是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人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办法让自己老了之后,越来越美。那就是——坚持读书!

结语:

主持出身的董卿,单看容颜,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美女”,甚至年轻时和明丽娇俏的曹颖同台,总是被无情“艳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惑之年的她,却出落得愈发动人,被嘉宾称赞为“优雅的白天鹅”。

《朗读者》这档综艺,精准契合董卿的内在特质,让她的魅力达到顶峰。

而如今舞台上散发的每一分光芒,都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犹记得节目中董卿曾和“白流苏”陈数同框,那种岁月沉淀的知性美感,瞬间击中了我。

2020年,真正让我“无惧年龄”的,不是隔壁又唱又跳“乘风破浪的姐姐”,而是董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明星动辄七位数的护肤费用,就吓退了大多数试图“同美”的粉丝。

而“气质美女”董卿所倡导的读书,却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是她让我相信,做个理想主义者,好好读书,时光自会将你雕刻成真正隽永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