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文丽

黄文丽

国画家,擅长花鸟画,尤以写意牡丹、玫瑰而闻名,大景花鸟画也堪称一绝。露香斋(北京、沈阳、澳洲)斋主。生于沈阳,祖籍江西临川。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国美协高研班、清华美院导师班。

现任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辽宁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北京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澳中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辽宁省东方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

绚烂至极,归乎于道

绚烂至极,归乎于道

评论节选/郭北平

黄文丽的花鸟画,总体而言,属于延续传承文人画写意传统。其画气韵典雅,格调清新,有传统气派和风神意象。她的作品画路清晰,法统地道,注重书法用笔,讲究水法和色彩,可谓纯然之中国画传统表现也。

对于黄文丽来说,注重色彩和讲究水法墨韵,不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亦是其艺术的审美重要内容。在用笔上,他方侧互用,徐疾有度,在用色墨上浓淡相现,破,泼并用。圆厚重的线条,淋漓,空灵的水墨,以其自身的点线面的节奏,丰富的层次,疏密开合成“以少胜多”,富有韵味的色墨世界。

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用笔方式的形象概括,它还具有审美品味的内容性特征。画家在笔墨运用中所投射的审美追求成为欣赏者努力寻找和接受的重要信息内容。体味笔墨的质感,你或许内心生发“枯而寓润”,“刚而含柔”等这样的审美意味。从这样的角度切入,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黄文丽看似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价值,即这种艺术指向带有浓烈的知识精英特点。

花鸟画创作与研究,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与创新,她非常重视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绘画的表象形态深入到文化内涵之中。

和色彩具有表现题材之外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是另一个方面。当下很多人对笔墨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笔墨等于零”的大争议等现象的背后,就是笔墨问题带给当下人的困扰。

黄文丽的花鸟画既写真,又有气韵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其一,她注重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经常深入生活写生;其二,她长期临摹古代名画,既掌握了其中的绘画技法,又浸染了古人气息;其三,她天生纵逸之才,于本心处得天授,正如明代董其昌所言:“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黄文丽的花鸟画奔放淋漓,笔酣墨畅,色彩典雅,更无俗气,体现了她的审美追求。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年鉴

展览年鉴

2001年10月:应俄外交部和中俄友好协会邀请,赴俄展览及文化交流。

2003年10月:在辽宁省美术馆举办黄文丽个人画展。

2006年04月:《吉祥富贵图》被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收藏

2009年03月:赴日本东京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雨林幽情》获金樱花奖,被聘为日

本东京书画院高级院士,并被授予“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称号。

2009年11月:参加全国举办的“生态杯”书画展。《雨林清晓》获金奖。

2010年0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著名画家黄文丽旅美画展》获美国荣誉市民、终生成就及金钥匙三项大奖。

2010年07月:赴韩国参加联展,出版中、英、韩三语画集。

2010年08月:在山西举办《黄文丽画展》展出130幅作品,牡丹、玫瑰被许多收藏家收藏。

2012年04月:随辽宁省政协代表团赴台湾文化交流。《入室清香》、《四季春》被台湾台北立美术馆及佛光寺收藏。

2014年05月:赴澳洲举办《丹青世界行-黄文丽悉尼中国画展》展览非常成功,作品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牡丹图》被悉尼总领馆收藏。

2015年07月:在悉尼中华文化中心举办《黄文丽悉尼.墨尔本中国花鸟画巡展》画展又一次轰动悉尼,中国红、墨香、雨林幽情、雨林清晓等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家收藏。

2015年08月:《花卉的杰作-著名画家黄文丽》花鸟画晚宴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隆重开幕。捐献《紫玉》作品当场拍卖,所拍善款捐赠救助中国残疾儿童的国际慈善组织。

2018年08月:荣幸的作为主讲嘉宾参加在庄严的澳大利亚新洲议会举行的中澳第二届女性论坛并举办黄文丽小品中国画展,展出36幅作品,深受大家好评和赞赏

2019年11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参加中央文史研究馆举办的“祖国放怀”作品《山花》入选,并出版画集。

报道信息

报道信息

多年来出版个人画集、全集多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国天下卫视、中天卫视、澳洲SBS电台、电视台,澳洲天和电视台、澳洲香港TVB、墨尔本3CW澳洲最大的中文电视台报道其人其画。美术报、国画家、人民日报、美国的国际日报、世界日报、台湾时报、侨报、星岛日报,澳洲新报、澳洲新快报、澳洲星岛日报、墨尔本日报、环球人物等报刊杂志介绍画家及作品。多幅佳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家及收藏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