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从影视或其他文学作品中了解到,在古代的寒门子弟想出人头地最好的方法就是走上科举道路,并能够在科举上一鸣惊人,那就妥妥的飞黄腾达,所以科举在古代是很多人用来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

科举始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朝,真正兴盛还是明、清两个朝代,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与文明,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科举就不得不提贡院,古代考试的地方被称为贡院,是开科取士的地方,贡院制度起源于唐朝。现有的贡院遗址有: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和江南贡院等。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贡院目前在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的秦淮区,南京夫子庙东侧。宋乾道四年(1168年),建康知府史正志起建建康贡院,当时只是建康府、县学子考试的地方,应考人数不多,所以规模也不大,房间只有100多间。

元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为蒙古族,虽然官方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但是汉人地位并不高,所以科举并未得到重视,因此江南贡院成沦为了纺织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明朝推翻了元朝统治,汉人又当家作主。明太祖定朱元璋定都于南京,科举制度又得到恢复,而当时的乡试和会试都在江南贡院举行,因此江南贡院又得到了发展。到了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到北京,把南京作为留都。江南地区也经过发展,日益富饶,读书人也逐渐增加,所以参考人数也就日益增多,原有的江南贡院就满足不了当下需要,就将临近的屋舍进行合并,合称“江南贡院”。

1453年,应天府尹马凉上书要求扩建贡院,得到朝廷批准以后,他立即筹备经费,很快新的贡院就在原址上矗立而起。新建成的贡院有3000多余的考舍,建成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考之期,这一年的中举人数是往年的数倍,风光盛极一时,名声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江南贡院也受到严重破坏。1864年,曾国藩攻克南京后看到这衰败景象,决定重新修复江南贡院,并在原基础进行扩建,终于在同年十一月举行乡试,当时苏、皖两省就有2万多考生涌入。

之后于1867年己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继续对江南贡院增加考舍,并至此江南贡院迎来了鼎盛时期,占地面积约十三万平方米,是清代全国17座贡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贡院从落成到科举制度的废除,一共走出800多名状元、10万多名进士、百万以上的举人,单单从这些数据就可想而知江南贡院的实力。在明、清时期,全国有一半的政府官员都是来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从江南贡院走出的部分历史名人有:施耐庵、唐伯虎、邓板桥、吴敬梓、陈独秀等等,连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也出于江南贡院,可以说那时的江南贡院就是世界第一高校。

现在的江南贡院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5A级风景区,但是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