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但燃煤会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燃烧后SO2、CO、PM10和PM2.5等直接排放,灰分大、含硫量高的劣质煤更甚,“十三五”期间,各部门多措并举,投入了大量资金,并设置了严格的环保督察制度,散煤治理成效显著,预期削减量将超过2亿吨,秋冬季室内外空气有了显著改善,但推进散煤污染治理依然刻不容缓。近期,《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并提出“十四五”力争基本解决散煤问题。

《报告》介绍,2019年散煤治理持续深入,削减散煤约4938万吨,削减量近5000万吨,其中民用散煤治理对年度散煤削减量削减总量的贡献达50%,比2018年上升22个百分点。我国散煤治理开始步入“深水区”。

随着重点区域工业散煤治理措施的深入,工业散煤削减空间逐步压缩,2019年,工业散煤削减量同比下降44%,工业散煤治理贡献由2018年的72%下降到50%

《报告》指出,“我国在蓝天保卫战下,以工业与民用两方面散煤治理为主,开始推进散煤污染治理。

在工业散煤治理方面,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燃煤工业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窑炉专项治理、秋冬季错峰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治理措施。“十三五”期间,随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散煤治理空间逐步压缩,工业散煤治理潜力开始转向非重点区域

民用散煤治理重点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冬季时期,尤其北方,燃烧散煤取暖造成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清洁取暖能源替代需求日益迫切。2017年-2019年,中央财政和地方投入超1000亿,清洁试点扩展至43个,北方清洁取暖规模超2600万户,且以非城区改造为主,清洁取暖率大幅度提升。

《报告》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中央资金需求范围为246.6亿元-331.9亿元,“十四五”散煤削减1.5亿吨,力争2亿吨,一方面,深挖工业散煤治理潜力;另一方面,全面评估清洁取暖工作,扶偏修正、查缺补漏,同时扩大试点,优化补贴政策,合理制定并公开退坡时间和速度。《报告》中提出展望,2030年散煤污染得到全面控制

散煤污染治理,首先应控制散煤市场,从源头控制,防止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其次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电、天然气替代煤炭等)和优质煤替代(煤炭的高效利用),实现清洁利用;然后进行减量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标准,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等多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煤炭的减量化。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位,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文章来源:《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

关注科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