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能源互联网视为一个系统,那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把物质、能源、信息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实现物质空间、能源空间、信息空间乃至社会空间的紧密连接。与此同时,这个系统还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例如,离散动态行为、连续动态行为、有意识行为等。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合型系统,能源互联网与传统的能源网络有很大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宏观层面来看,能源互联网有4个要点:能源双向流动、对等、共享、扁平。从微观层面来看,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智能设备、储能装置、能源系统的即接即用,而且只要满足操作条件,这种即接即用就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另外,能源互联网的工作环境非常特殊,一般会涉及大量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在可再生能源接入能源互联网之后,不同来源的数据更是越来越多,例如,气象情况、用户使用习惯、能源储存状态等。工业互联网时代,高级测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能源互联网中具有测量功能的智能终端不断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运作的过程中,这些智能终端需要采集、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使能源互联网的多源大数据特性进一步加强。

首先,能源互联网的开放性更强,尺度也较为多样;其次,能源互联网的复杂性更明显,在空间和行为上呈现出强大的动态性。在互联网的特性的助力下,能源互联网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政府的角度看,能源互联网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用户的能源需求;从企业的角度看,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广阔的消费市场,可以促进竞争力的提升;从用户的角度看,能源互联网可以在提供能源的同时实现能源的交换和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能源互联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曾经说过:“为了迎接新时代,我们需要建立能源互联网,让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里创造能源。多余的能源则可以与他人交换和分享,就像我们在网上交换和分享信息一样。”相信随着工业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的进一步结合,这样的想法很快就可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