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新闻,当然就是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又一次的总统大选开票了。相信大部分吃瓜群众或主动或被动都被刷屏喂了好几个热闹的大瓜。在吃瓜过程中吃瓜群众估计一脸懵逼:为什么各州投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最终270票就决定了谁是下一任美国总统?为什么选举人票决定了总统人选,两个候选人偏偏要全美各地到处造势,各州投票也看起来如火如荼?

美国的间接选举制度

这些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美国建国,建国之父对美国这个新生的国家应该如何运作可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横向的三权分立这里不做更多的阐述。今天重点描述纵向的分权制衡:联邦与州,政府与民众的相互制衡。事实上,美国的国父们不信任个人而更信任制度。但他们其实也不信任民众。害怕多数人的暴政。这从《乌合之众》和委内瑞拉后来的故事其实可以得到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们精密设计了间接选举制度:特殊的选举人团制度。现在的美国共有538张选举人票。他的构成充分考虑了州权和人口构成。由每个州平等的2张选举人票(现在50各州共100张)和按人口多少分配的435张选举人票(数量也等于各州众议院议员数)华盛顿特区三张选举人票共计538张选举人票构成。采取简单多数决胜,也就是比538的一半多一票就赢得了大选。所以为什么是270票决定下一任大统领大家应该搞清楚了。

这样设计的深意就是每个州都有话语权而不是由人口最多的几个州决定了联邦领导人。而且间接选举可以有效阻止多数人的暴政。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怎样就不好说了。

民众的投票决定选举人票的归属

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既然是间接选举,选举人团决定总统归属,为什么候选人还要各州努力拉票,而不是去搞定那几百个选举人就好了。民众投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民众的票决定了本州的选举人票的归属。美国大部分州实行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就是本州的所有选举人票全部投给在本州普选获胜的候选人。最极端的情况比如甲候选人在某州普选票比乙多一票,那么甲赢得这个州,这个州所有选举人票就全部投给甲。

美国的50个州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采取比例配票也就是按大选得票率来分配本州的选举人票之外。其他所有州都是赢者通吃。而且这两个小州的选举人票基本也不影响大局。

所以样的选举制度就在某些时候会出现赢了普选,输了大选的情况,比如2016年的希拉里。因为希拉里在赢得州赢了很多普选票,但选举人票是固定的,而当时特朗普赢的州虽然是险胜但他也全吃了本州选举人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总统候选人不断地出来拉票,就是希望每个州自己都比对手的普选票多,从而吃下这个州的选举人票。

理论上的美国总统选举还没开始

说了这么多,理论上的选举人团的投票其实还没有开始,这几天的普选其实是决定每个州的选举人团的票归属于哪个候选人。但规则是一定的,如果每个州的选票计点结束,其实哪个候选人的选举人票过线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理论上的美国总统选举其实是明年1月在华盛顿的选举人团投票决定。而且理论上选举人团的投票其实可以不受普选票限制。但是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出现过各州派出的选举人团违背本州普选结果的情况。毕竟这些政客以后的政治生命还掌握在大众的每一票手上。违背了大家都公认的规则,除非是不想在美国政坛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