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总是焦虑的

家长总是焦虑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是爱孩子、望子成龙的父母,啥时候都焦虑,他们总是恨不得孩子百炼成钢,孩子一犯错,甚至做错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他们就情不自禁要恨铁不成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退群的原因

家长退群的原因

最近网上热议的家长退群事件,直接原因是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却要家长批改,不堪重负的某位家长一气之下就退群了,还自拍视频发表了一些对老师的怨怼言论,诸如“作业辅导,批改都交给家长了,要你老师有什么用?”之类的反问、质疑与斥责。很多网络观众对这位家长的直率点赞叫好,纷纷吐槽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却让家长辅导和批改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家长群体性对教师渎职现象的严重不满与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贩卖焦虑无意义

贩卖焦虑无意义

这事件与焦虑有关系吗?没有半毛钱关系。大概媒体就爱贩卖焦虑,越贩卖,人们越焦虑,“焦虑”这个词也越热门。所以,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也要硬和焦虑拉上关系,一起贩卖,尽管贩卖无济于事,而且毫无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子教育的谬论

亲子教育的谬论

说到教师渎职,很多老师肯定要跳出来反对,他们无非都说些亲子教育的道理: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老师同时带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忙不过来,所以家长辅导和批改作业,有利于跟进孩子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更可气又可笑的是,有些老师竟然说作业太多,忙不过来,老是加班加点批改作业,学校又不给加班费,老师也有权利享受一天八小时工作啊!

有些尊敬老师、体谅老师的家长们对上述老师的言论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家长辅导和批改作业确实可以提升和巩固亲子关系,老师忙不过来,让家长跟进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无可厚非。我对这样的观点不敢苟同。不过,在反驳那些谬论之前,我应该首先声明:我对老师这个职业尊重至极。因为在我读书的年代里,多数老师兢兢业业,懈惰渎职的现象比较罕见。因此,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都相当的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电话,从小学到大学,没开过几次家长会,家长、老师各司其职,学生该干嘛就干嘛,聪明勤奋的自然成绩好,不聪明又不勤奋的是自然成绩不好。现在有手机,有电话,一天到晚还有微信群、钉钉群,老师家长沟通极其方便,老师恨不能盯着家长,把学生在家里吃饭睡觉的时间空隙都用在学习上。尖子生都突飞猛进了吗?差生都跟上尖子生的步伐了吗?照旧是泾渭分明。没有几个尖子生因为家长或者家教的辅导恶补而突飞猛进,变成考上中科少年班的神童。也没有几个差生因为家长或家教的辅导恶补而变成尖子生,一气呵成考上重点大学。家长多么努力辅导批改孩子的作业,徒求自我安慰而已,并不能起到提高成绩的作业,甚至适得其反,原本一团和气的家庭被弄得鸡飞狗跳。

知识教育归老师,亲子教育归家长,作业辅导和批改就该归老师管。家长有空就多辅导一下孩子做作业,没有就多叮嘱几句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言教有方,还能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学习呢!

老师只要做好电话家访,特殊情况登门家访,一年半载开开家长会,做好这些传统的方式,家校关系还有什么好紧张的?除非出了无法单方解决的大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渎职老师的借口

渎职老师的借口

为什么有了手机,有了微信钉钉这些社交软件,老师家长沟通更方便了,反而双方都怨天尤人了呢?依我看,一是学校和老师管太宽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教育的环境既定,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亲子教育活动就能改善的?二是很多老师若非脑子进水,就是懈惰渎职了。试问有多少家长能天天朝九晚五上班8小时?有多少家长加班能有加班费?这些老师在眼红谁?他们的眼光对标的是国家公务员,而且是大摇大摆、高高在上的那些公务员,而不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那些公务员。

这么说冤枉他们了吗?作业真的多到吓人,一天8小时减去课堂时间还批改不完作业吗?作业是哪位领导给老师和学生们布置的吗?不是啊,都是老师给自己的学生布置的。老师布置多少作业才合适,学生做作业不至于压力山大,老师改作业也不至于压力山大,自己心里没有个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借口多么冠冕堂皇,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渎职就是渎职。这些渎职了还理直气壮的老师,就是被社会宠坏了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