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一书之中,作者曹公开头有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而根据全书来看作者仿佛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将“真事隐去”,使得整本书似幻非幻,有如朦胧一般地感觉。而这一点特别是在写到秦可卿死去的那一回的时候感觉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在这一回里面秦可卿死了,不过她死后引起的一系列事很让人感到奇怪。

书中是这样写的:凤姐闻听秦可卿没了的消息,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地穿衣往王夫人处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赞叹,都有些疑心。(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而在脂批里面对于这一回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甲戌:今秦可卿托…………理宁府亦…………凡…………在封龙禁尉,写乃褒中之贬,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晦地提到这件事,意思没有把秦可卿真实的情况写出来,而根据其他的版本原来有提到这一回最初的版本应该是“金寡妇嗔姤凝曦轩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秦可卿为何淫/丧?作者又为何要删掉呢?

作者故将真事“隐去”

在书中开头的时候就说过,红楼梦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完成的,也就是这本书前前后后删改过不少,原来的一些章节自然也会有删改,比如说出于某些考虑在“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回中,原来的版本可能是“金寡妇嗔姤凝曦轩,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作者做出了修改。根据其他版本,秦可卿应该不是按照现在这样“病逝”的,而是跟她和公公的丑事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丧?

虽然现在红楼梦的成文给我们看到的是秦可卿是病逝的,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其他的一些版本里面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比如靖藏本这一回有这样的批语:“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簪”、“更衣”这些就是细节,大概就是秦可卿沐浴之后,贾珍看到色心大起,于是二人去了天香楼,但是有一次秦可卿却不小心把自己簪子落在了天香楼,后来尤氏发现了,这种丑行败落了,贾珍再怎么样都是贾家人,但是秦可卿不是,发生了这种事就只能牺牲掉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秦可卿的判词是什么吗?作者写的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而配图则是“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从这一方面也隐约了秦可卿的真实死因是因为和公公贾珍的丑闻败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删掉?

作者为何大费周章的删掉?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涉及到一些真实的事,不太方面直接写,就只好隐晦的写提醒读者,第二种原因就是作者念在秦可卿有功。在畸笏叟在第十三回的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就是虽然秦可卿的事是丑事,也有失伦理,但是秦可卿在去世的时候劝说凤姐多为贾家的未来考虑,这份心意很是难得所以就删掉了这一回,不至于让她的形象太过于丑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