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15日凌晨,鉴湖女侠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朝野议论纷纷,下令抓捕秋瑾的浙江巡抚张曾扬没多久就托病辞官。带兵前去抓捕秋瑾的绍兴知府贵福在待了一段时间后,无法面对沸腾的民怨,也托病辞官,跑去东北隐姓埋名隐居起来。而亲自监斩的山阴县令李钟岳更是因愧疚而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秋瑾刚刚就义那会,由于她是“乱党”,清廷表示前去为其收尸者,同样视为乱党处理,因此无人敢去为其收尸

秋瑾的丈夫王廷钧虽然对其情深义重,但却远在湖南双峰,那时候交通不便,很显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尤其王廷钧一听到秋瑾去世消息,很快就病倒了,难以远行,婆家的人很难赶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秋瑾虽然老家就是浙江绍兴,自幼在那里长大,旁边聚居的亲族也有很多,但是那一些血缘较近可能被“牵连”的,这会儿也都随时可能被抓,全都跑了出去避难,留在绍兴的亲族尽管也有,但大多血缘已经很远,也不敢为此去冒生命危险。

以至于秋瑾遭到清廷迫害以后,尽管民怨沸腾,但却无人敢为其收尸,这让秋瑾的闺中好友吴芝瑛悲痛欲绝。她得到消息后从上海赶往绍兴,在秋瑾就义十天后冒死将其尸体“偷”回,并将灵柩存放在卧龙山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后,绍兴知府贵福调离绍兴,秋瑾避难在外的亲族于是纷纷回来,其大哥秋誉章本想将秋瑾灵柩葬入秋家祖坟。不过吴芝瑛提出了异议,她表示秋瑾生前的遗愿,就是“埋骨西泠”,也就是葬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这里有着著名的武松墓、苏小小墓、岳飞墓、于谦祠,乃是著名的英雄才女之地。

秋誉章听到吴芝瑛的说法以后,也是瞬间就理解了妹妹的向往,便与吴芝瑛等人一起,将秋瑾灵柩埋葬在了杭州西湖之畔,实现了秋瑾生前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芝瑛为秋瑾收尸之事,也触怒了很多的朝廷鹰犬,他们纷纷表示要追究吴芝瑛“乱党”的罪。

不过吴芝瑛也不是寻常的女子,而是当年受过慈溪接见的著名才女,她于1898年随丈夫入京,受过慈溪多次召见,并且极为赏识她的才华。也正是在京居住期间,她与住在隔壁的秋瑾结为闺中密友,两人志趣极为投契,后来秋瑾去日本留学,最初的经费也由吴芝瑛资助了大部分。

等到清廷要追究吴芝瑛“乱党”之罪时,吴芝瑛毫不畏惧,她直接给两江总督端方写了信,在信中表示:“是非纵有公论,处理则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同时将这封信的内容广为传播,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吴芝瑛的命运,有秋瑾案在前,这些清廷鹰犬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吴芝瑛在京城期间,还认识了美国女士麦美德,麦美德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所女子高等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创办者,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发布了自己撰写的关于好友吴芝瑛的文章,让清廷感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不敢加害吴芝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里常有“两肋插刀,生死之交”的说法,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寥寥无几,像吴芝瑛与秋瑾这种感情,为了对方能够甘愿冒上其兄弟亲友都不敢冒的生命危险,这应该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死之交了吧。

参考资料:《吴芝瑛传》、《秋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