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副中心一词兴起于二十年前,就来自于内陆省份湖北,2001年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率先提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随后建议即被湖北省采纳,最早被确立为湖北省副中心的就是宜昌,之后才演变为襄阳、宜昌双副中心。如今省域副中心再被提及,作用依然不变,就是避免一城独大,促进均衡发展。而省域副中心针对的对象是有范围的,就是中西部内陆经济大省。沿海经济强省和内陆中等规模以下的省份均不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各省GDP排名

先来看沿海省份,经济的强弱与总量体量有关,但又不强相关。沿海省份中,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位居中国前列,福建虽排名第9,但也应被纳入经济强省之列。这些省份走的是均衡发展的道路,省内有实力的城市众多,虽有出口拔尖的城市,但其他相当多数量的城市实力并不弱,具有自我造血发展能力,不需要省域副中心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各省区人口排名

内陆中等规模以下的省份,何为中等规模的省份,规模不应以面积划分,而应以人口来划分。中国各省人口差距巨大,可以认为人口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的就是中等规模的省份。而所有人口小于5000万的省份都可以被称作中等规模以下的省份。这些省份如果在内陆,都不适用于建设省域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的一主两副

为何?城市的作用是提高人居住的集中度,将劳动力集中起来从事生产力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这就是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区别。如果套用房地产名词,那么城市就是高容积率的住宅,农村就是超低容积率的居住区。就像城市里面各片区一样,只有容积率高的片区,才能聚集足够的人气,才能支撑起相关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那么城市的规模是有上限的。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之后,相关的拥堵等城市病就必将显露。对于中国的城市,当前北京、上海已经开始严控城市规模,北京、上海的规模就可以看作是城市规模的上限。这个上限就是2000万人左右。人口低于5000万人口的省份,支撑1个2000万规模的核心城市刚刚好。根本不需要省域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副中心洛阳

而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中西部省份,由于人口过多,单独的一个省会城市很难辐射带动全省,因此才需要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样的思路来看,中国适合培育省域副中心的省份就只有这5个: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如果按照最成功的湖北经验,一省需要两个副中心的话,这几个省份都需要2个或以上的副中心城市。因为湖北还是这些省份中体量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