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接触到很多课程项目和学习资料,一般我会先自己做个评估,如果觉得不太好的,直接Pass;品质不错的,再拿给暖暖或者其他适龄小朋友去试听、试用,通过这样选出来的,才会推荐给大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自己种草,有些我特别特别喜欢,又正好符合暖暖学习需要的,我就会买来给她用。

所以,无论是我们的读者妈妈,还是我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联系我,让我推荐学习的课程和书籍。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不过,前段时间,我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咨询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话来自我的闺蜜。

当时我正在等着接暖暖下足球课,电话一接通,她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说:“推荐一个英语课给我!有没有学习的书和练习册啥的,我也要!哦对了,顺便连数学课也推荐一下吧!”

为什么我会说这通咨询电话是“意料之外”呢?

大家还记得在之前文章里,我分享过曾经想要为了暖暖上学搬去海淀的事吧?和真正的海淀家长聊过之后,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主要是看到海淀家长的鸡娃之路,我有点怂:我虽然鸡娃,但并不想鸡到那种程度。

比如说,我给暖暖报英语班,但并不要求她一定要考什么KET、PET;我送暖暖去学钢琴,但也不需要她非得去考级……

我管自己这种鸡娃的方式,叫做“佛系鸡娃”。

闺蜜曾经开玩笑地对我说:啥佛系鸡娃!在我们这种真·佛系的老母亲眼里,你跟海淀家长没啥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闺蜜评论这张照片:后妈气息扑面而来

俗话说“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如果和她相比,我确实是“鸡妈妈”,因为她真的是我身边所有当了妈的人里,最佛系的一位了!

说起来,其实她也给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班,不过都是以玩为主的课程,像是乐高、足球、武术等等,学科教育类的课程一个都没报。她的理念是:将来孩子要上十几年的学呢,当然要趁小时候,抓紧时间玩啦!

所以这次她来找我,着实让我很惊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某人不是号称要给孩子‘快乐教育’,绝对不给他报学习班的吗?!”我俩关系特别好,所以互损起来也是毫无顾忌:“当年我给暖暖报班,是谁说我压抑孩子的天性,是谁让我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的?”

“是我是我都是我!”闺蜜很无奈,“当时放的话有多狠,现在打的脸就有多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暑假,我带暖暖去芬兰参加游学夏令营。

有一天,孩子们在学校上课,我和团队里的几位妈妈就在校园附近的咖啡馆一边聊天,一边等娃。在我们讨论鸡娃问题时,有位妈妈对我们说:“我们小时候学习太苦了,所以我和我先生早就达成了一致,绝对不会鸡娃,不让他在那样的压力中长大。”

我问她:“您家孩子几岁啦?”

她说:“4岁半了。”

我又问:“那您现在住在……?”

她说:“海淀。”

我和其他妈妈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姑娘,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

前两天,我因为别的事需要找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往下翻的时候,恰好看到夏令营团队的微信群。想起那位妈妈的话,我很想贱兮兮地在群里@她,问问她现在想法有没有改变。(当然,我忍住了!)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信誓旦旦地表示“孩子就是要快乐地玩耍!”的妈妈。

我还记得,医生把皱巴巴的新生暖放进我怀里的时候,我在床上抱着她,热泪盈眶地想:妈妈要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永远快乐、无忧无虑!

我也记得,在暖暖第一次参加钢琴演出时,我在台下看着她,热泪盈眶地想:学习成绩只是次要的,你有资格选择热爱的东西,妈妈要让你享受真正的快乐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好怀念小小一只、任我摆布的宝宝暖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想法的呢?大概是从暖暖上了幼小衔接之后吧。

如果说0-3岁天天操心的是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是饿了病了该睡觉了;3-5岁注重的是孩子的性格塑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从幼小衔接开始,连处在教育鄙视链最底端的朝阳妈妈,也不得不开始担心起孩子的教育了。

现在的我,看到暖暖涂成黑坨的作业本和扎满小洞的橡皮,完全想不起当年的那些热泪盈眶,只会气急败坏地怒吼:口算做完没?英语读完没?字帖写完没?刚才就在做这道题,十分钟过去了,怎么还在做同一题?你是准备气死你的老母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这位闺蜜,同在一个四人微信小群里。

有一次,我们在群里讨论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话题,是说假设未来的大学录取率保持不变的话,那么父母都是985毕业的家庭,子女能考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群里有一位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她说:考上211就挺好的呀!我儿子要是能上211,我做梦都能笑醒。要啥自行车啊?

所以,她们俩经常联手“批斗”我,觉得我对暖暖太严厉,给她的学习压力太大。我双拳难敌四手,总是在围攻中败下阵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学期,老师的儿子上一年级了。

有一天我给暖暖洗完澡出来,看到群里几十条新消息。点开一看,现场捕获一枚暴躁的老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她捶胸顿足的样子,我一边开玩笑地发着“你也有今天!”,一边又觉得好心酸——

豪言壮语今犹在,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已经纷纷叛变了当初的誓言。

我们的四人小群里其实还有一位闺蜜。她是晚婚晚育的典型代表,去年九月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以前我在群里聊起暖暖的教育问题时,她会劝我:放过自己、放过孩子。而现在,我们四个人的群里已经有三个走上了鸡娃的不归路,弱小孤单又无助的她,只能瑟瑟发抖地表示:

现在把娃塞回肚子,还来得及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