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好发挥,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城市群建设成效明显,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南京、杭州、合肥分别是苏浙皖的省会,苏锡常三市原本就是一个都市圈,而宁波凭借江海联运服务能力和海港运输资源平台,成为5大都市圈之一,未来发展能级较强。同时,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27个被提及的中心区城市之一以及5大都市圈之一,在《纲要》中被提及11次,战略地位有所提升。

在上海的2035年规划中,宁波属于上海1+6大都市圈的重要城市,预计将来沪甬道路交通的便利程度有明显提升。《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快省际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完善过江跨海通道布局,规划建设“沪舟甬”跨海通道”。在规划期内将推进通苏嘉甬高铁、沿海高铁、沪甬高铁、杭甬复线、杭州湾跨海二桥、杭甬城际铁路、宁波至杭州湾新区城际铁路等的建设。

未来,预计上海虹桥直达宁波市,沪甬城际通车后到宁波只需要40多分钟。目前,前湾新区高铁站配套工程已开建,苏嘉甬高速铁路、沪甬跨海铁路也有望在明年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上海、苏州、宁波之间形成1小时内经济圈,极大的提高了长三角一体化城市间的交通便捷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纲要》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还要求“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杭州和宁波都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杭州重在建设全国“网上丝绸之路”,宁波则依托港口优势,以发达的制造业为支撑,做大做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宁波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联动,双城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将汇通杭州湾南岸三地,成为杭州湾两岸经济腾飞的“金南翼”,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整体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纲要》中还强调 “推动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宁波前湾新区规划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地处沪杭甬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是上海“南下临海”、杭州“东进向湾”、宁波“北上拥湾”三大区域战略的融合交汇之地,是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布局的“四大新区”之一。

宁波前湾新区未来将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围绕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的四大目标,将新区全域作为沪浙合作的主阵地,战略地位提升,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纲要》在产业园区规划上,还提到了位于前湾新区内的中意宁波生态园:“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中德(合肥)合作智慧产业园及太仓、芜湖、嘉兴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加快推进中国(宁波)“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目前,前湾新区产业园区已先后引进了吉利汽车、大众汽车、联合利华等2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2018年前湾新区GDP达584亿,背靠慈溪GDP县域经济浙江第一,中国第六,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速29.3%,未来还会有更多创新高端企业入驻。

根据统计局2018年末数据,慈溪人口超105万、余姚超83万,杭州湾新区当下常住人口在25.5万人左右,今后若平均每年以新增人口2万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25年将升至35-40万,到2030年达55万,由此产生的住房需求平均每年1万套以上。而目前杭州湾新区住房均价在1.2-1.3万元左右,相比宁波2万、杭州2.5万的均价来看,现仍属价值洼地,预计今后房价上涨空间较大。

未来,宁波前湾新区必将成为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中枢,将打造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吸引百亿投资、上万技术人才。前湾新区常住人口的流入、住房需求的增加,将带动慈溪市、余姚市地产行业的发展,为区域内及周边的住宅项目带来利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