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此人若在大明还有机会翻盘

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席卷南下各地望风而降,一统天下似乎就在眼前,为了扫平南明的残余势力清廷派出了,平西王吴三桂和定南王孔有德,两人率军南下对南明形成夹击之势企图一举消灭南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南明危难之际有一位将领以力挽狂澜之势,先是在桂林大破孔有德兵峰所指,借此收复广西、湖南,攻入江西辟地三千里。一转自1644年以来南明军队节节败退之势。又瑜1652年十一月率军于湖南衡阳伏击清军,大败清军击毙清敬瑾亲王尼堪。作为努尔哈赤之孙,清初三大理政王之一的尼堪当场毙命。一时间上下震动,这位将领就是原张献忠部将李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献忠死后他率军归降南明,清初的史学家黄宗羲称赞他“两厥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胜天下所不能有”。当时的顺治皇帝在这种情况甚至打算放弃西南六省与南明议和,但是就在南明内部内斗不断,各种抗清势力之间矛盾重重,互相拆台,李定国转战南北,多线作战,终究独木难支。然而即使到了南明的最后时刻,李定国依然在试图扭转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658年二月,清廷决定分三路大军进攻云贵,为了阻击清军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伏,他最后一次集中所有的兵力将清军引诱至此,眼见吴三桂率领的清军正徐徐进入 伏击圈中只要再过一会,就能两边夹击一举击溃清军,也就在这个时候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潜出告密,吴三桂大惊,急令清军后撤,并用大炮轰击两侧山上伏军。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双方皆伤亡惨重,李定国麾下三分之二战死,清军也伤亡过半,清军后退三十里。此战 清军和南明多位将官当场战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22年永历皇帝在缅甸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李定国得知消息后呕血大哭道“负国负君何以对天下万世”,从此一病不起,1662年六月李定国去世终年42岁。

回顾明朝的历史我们不禁的感慨,当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到最后只剩下“海贼守国门,流寇死社稷,文臣水太凉,武将当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