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便宴,川菜筵席经典之作

十日便宴,川菜筵席经典之作

在传统川菜文化中,筵席菜是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与便餐菜和家庭菜相比,筵席菜更能系统化地展示川菜的整体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性质上讲,川菜筵席大体上分为正宴便宴两大类,正宴即正式宴会,不管是官办还是民办,其席桌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礼仪和丰富的内容,台面布局和程序设计要求相对严格。

而便宴相对正式宴会没有太多的附加内容,就餐较为随意,入席者的注意力往往能更多地放到菜品身上,充分享受用餐和交流过程,38年前的“十日便宴”就是川菜便宴中的经典之作。

经典重现,140道川菜连宴十天

经典重现,140道川菜连宴十天

1981年,一队日本客人到重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公务之余,他们在当时的颐之时餐厅连续享用了十天的川菜便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川菜的无穷魅力,而这场连续十天的川菜便宴也成了一段佳话,以下为当时“十日便宴”之席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日席单】

四冷碟:

醋熘鲜虾、五香熏鱼

怪味花仁、葱油青笋

六大菜:

茄汁鱼脯、板栗烧鸡、宫保腰块

青蒜牛肉、奶汤菜心、冬菜肉丸汤

四饭菜:

炝绿豆芽、韭黄干丝

跳水黄瓜、香油榨菜

【第二日席单】

四对镶:

素鸡镶柠檬黄瓜、三丝豆鱼镶黄焖笋

五香豆干镶发菜卷、兰花干镶酱核桃

六大菜:

鸡皮蘑菇、红烧鸭条、番茄烩丝瓜卷

奶油万年青、麻婆豆腐、牛尾汤

四饭菜:

炝藤藤菜、姜汁小白菜

泡萝卜、活捉莴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日席单】

四冷碟:

烟熏排骨、盐水鹅肫

灯影牛肉、鱼香蚕豆

六大菜:

烧牛头方、姜爆鸭丝、醋熘凤脯

京酱肉丝、金钩瓜烹、半汤鱼

四饭菜:

炝藕片、炒碎末、泡仔姜、香油青笋

【第四日席单】

四冷碟:

烟熏鹅仔、红油兔丝

白油青元、鱼香兰片

六大菜:

贵妃鸡、家常鳝鱼、火爆双脆

芹菜牛肉丝、奶汤素烩、冬菜肉丸汤

四饭菜:

炝莲花白、炒土豆丝

香油头菜、韭黄豆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日席单】

四冷碟:

白市驿板鸭、酱牛肉

盐水花仁、牛舌莴笋

六大菜:

葱烧牛蹄筋、家常臊子鱼、红椒熘鸡丝

鱼香肉丁、干杯小白菜、攒丝杂烩汤

四饭菜:

白油玉兰片、黄豆钻空心

干煸黄豆芽、跳水莴笋尖

【第六日席单】

四冷碟:

四味仔鸡,红油、椒麻、咸鲜、姜汁

六大菜:

清蒸肥头、鲜熘鸭肝、干煸牛肉丝

馅子豆腐、金钩兰片、萝卜连锅汤

四饭菜:

姜汁小白菜、炝芋头丝

跳水豆芽、糖醋豌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日席单】

四冷碟:

熏牛肉条、盐水鸭子

蒜泥肚片、红油耳丝

六大菜:

鸡皮鱼肚、芙蓉鸡片、糖醋瓦块鱼

红烧鸭条、馅子芋儿、榨菜肉丝汤

四饭菜:

拌韭黄、炒青笋尖、烩瓢白、泡豇豆

【第八日席单】

四冷碟:

陈皮鱼、葱烧鱼

花仁豆干、糖醋蛰皮

六大菜:

清蒸杂烩、豆腐烧鱼、火爆牛肚梁

冬菜炒肉丝、鸡油莴笋、带丝鸭子汤

四饭菜:

炝青笋尖、泡藠头

香油藤菜、韭黄银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九日席单】

四冷碟:

烟熏鸭子、红油豆干

椒麻脷子、卤黄豆

六大菜:

烩鸭舌掌、鹅黄肉、番茄熘鱼片

家常肉丝、金钩冬瓜圆、汽锅鸡

四饭菜:

姜汁藤菜、糖醋莲白

鱼香豌豆、蒜泥黄瓜

【第十日席单】

四冷碟:

挂炉鸭子、毛牛肉

鱼香排骨、蜜汁荷心

六大菜:

红烧什锦、芋儿烧鸡、番茄烩鸭腰

银针脊丝、鸡油凤尾、肉豆花

四饭菜:

葱油刀豆、鱼香蒜薹、黄焖笋、炝黄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单赏析,平凡创造奇迹

菜单赏析,平凡创造奇迹

尽管是便宴,却也处处体现出川菜厨师的精心设计,十张席单全部按“四六四”的格局铺排,即四冷菜,六热菜和四饭菜的规格,保持了很好的统一性。每席十四道菜品,每天一席,十天总共一百四十道菜品,款款见新章,日日有新意,天天不重样,体现了川菜菜式的丰卓多姿和味型的千变万化。

十日便宴的精彩,并非因为它有多么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反,因其便餐性质所定,全部菜品没有用到一点山珍海味,几乎所有的肉蔬鱼禽,皆就地取材,简单朴素,却又包罗万象,使客人无一不叹服于川菜博大精深之沉淀,钦佩于厨师化凡为珍之功力。

当时主理“十日便宴”的颐之时餐厅,源自成都,续于重庆,曾是川菜史上一大传奇,关于它的龙门阵,川味文化随后开摆,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完)

图片源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