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数字货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货币,也就是“钱”。

最原始的货币始于夏代,人们开始用一面有槽齿的海生贝壳进行交易,这个贝壳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凭借其稀缺性和可携带性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成为最早流通在市面上的货币。以此为基础,慢慢发展出了金银铜这类有价代币,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贵重金属不方便携带,由此就出现了纸质版的银票,并逐步演化为了纸币。不过从宋朝就开始使用的纸币“交子”普遍度不高,直到民国时期都还在普遍使用铜钱、大洋这种金属类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纸币轻便,普遍度却不高呢?

因为之前的宋、元、明发行的纸币总是超发,不讲信用,导致老百姓不信任,民国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直到二战之后,为了活跃经济和解决各国之间的贸易、债务等问题,制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各国政府发行的货币价格要与黄金储备量挂钩,以保障各国法定货币之间的等价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解体之后,各国的货币就变成了彻底的信用货币,称为主权信用货币

这个时期的货币其实是政府开出的借条,货币超发就相当于政府开了更多的借条,对人民来说,货币是政府的债务,保障是政府手里的资源和税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了货币,我们再来讲讲数字货币

它是互联网的产物,自从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之后,各国在研发数字货币时就自动分成了两条路,一条是研发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数字货币,例如Facebook 发布的加密数字货币Libra;另一条就是我们国家在走的,把原有的法定信用货币数字化。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清晰定义,即 “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穆长春还表示:出于反洗钱的考虑,央行对数字钱包也设置了分级和限额。比如,只用手机号进行注册,那么只能满足日常的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上传身份证、绑定银行卡,就可以获得更高的限额;如果跟银行面签,可能就没有支付限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货币可以匿名进行交易,但央行有追查权,也就是说,其实每笔交易都是透明的,只是取决于央行想不想看。

央行数字货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尝试,但绝不仅仅是把纸币变为虚拟形式,更多的是要为货币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视角、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