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农机产业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2012年时候,中国的农机产业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200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率32%,2018年达到了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农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却不多。高端农机靠进口,尤其表现在高性能拖拉机上。比如,300马力以上高性能CVT拖拉机,喂入量每秒12公斤以上的高效谷物联合收获机,都是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农机比较普遍的测产和反馈调控系统,说白了也就是农机作业时候就能预测产量;遇到因为土地不肥沃导致影响长势的情况,还能够自动修改机器强度参数的系统。而我国使用的大型收割机,还是以纯机械式收割机为主,这些收割机对驾驶人员的经验要求很高,也只有他们才能驾驭农机,这让不少农民对农机既喜欢又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山东青岛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农机展上,江苏沃得农机介绍自家的一台油菜收割机时候,表示整机的损失率仅有8%,销售量也不错,已经超过了5万台,在2013年就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而说到痛处,则是那大机械里面的小零件。一条小小的三角带是日本进口的,价格居高不下,为此不得不与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才能保证以后不产生产品依赖,不被“卡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研发,则是从农机的基础数据、生产标准,甚至连农机的检验检测设备都要从头来过,没有一个步骤是可以跳过去的。要实现联合收割机拥有检测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数据,就需要实现收割机的智能化,这些全部都要集成于传感器上,但想要获得这些传感器,只能花高价购买国外同行的整机,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费,仅靠企业力量完全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拖拉机行业中。目前拖拉机行业的领头企业,有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CLAAS、道依茨法尔、马恒达、久保田等,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个是自制率高,它们几乎都有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驾驶等部件的总成或者半总成自制能力,二个是它们拥有悬挂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制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因为网红现象而出现在农民眼前的一些企业,则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都走了轻资产运营,甚至直接核心部件外包的道路。为啥第一拖拉机东方红、东风农机能在行业内持久,就是因为有核心部件的自制能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产品品质,保障各个部件之间拥有最好的匹配度,也能保障自家产品拥有“独家秘笈”和核心技术,这也是一大卖点和竞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农机之困”何解?问题就在核心部件自制上,可不论核心部件研发费用,还是人工成本,这可都是一笔巨大的固定成本,并且还是长期的投入。但做的长久的品牌,在中国国际农机展上每一届都能见到的“老牌子”“名牌子”,都是通过长期的投入来获得产品拥有话语权的。而那些“设计在内,生产在外”的轻资产运营,投机取巧,不想投入,核心外包的企业,注定是不长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际农机展其实就是产品质量的比拼大赛,一直参展的企业,无疑都是前期投入很大,核心部件自制的厂家,但越到后期它们却越轻松。那些昙花一现的企业,则刚好相反,前期运营很轻松,业绩却一年又比一年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您要选择农机产品,您是选择有自主技术、匹配度更高的“老牌子”,还是那些轻资产运营,技术外包的“网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