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一次伟大转折,博鳌文创周就是未来10年中国从硬件向软件转移,从空间建设向文化产业转化的重要里程碑。

11月14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琼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博鳌文创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海南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博鳌国际文创论坛暨首届文创周,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4日

01

文旅板块论坛精彩回顾

好好生活文旅融合再出发主题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刚,华侨城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我们强调把文化、旅游产业带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旅游跟生活的边界在消解。只有当人口、空间、艺术、活动能够有效地发生碰撞、交融、裂变、创新的时候,一个城市才能保持它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翅,赛博文旅董事长、好好生活创始人

我们当时成立好好生活,思考如何跨界和融合,如何把自己的资源所有人一起互动共享,去共创,在于保住四个底线,生态底线、乡村振兴、文化复兴、运营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方悦,奥雅设计联合创始人、董事总经理,洛嘉儿童创始人

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包括传统还停留在博物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旅有好山好水却缺乏内容。要想把这之间打通使它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灵魂和产业,文化赋能旅游是个大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朝文,好好生活策划总经理

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学感悟跟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打造以生活禅文化代表为核心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希望未来的禅域小镇肯定是一个既能代表新兴在地文化,又能代表禅宗生活禅文化,同时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晓钧,天衢文旅董事长

我们所以想去到一个文旅旅游的环境,是因为我们对现实有着缺陷,我们非常需要的是去到一个新的空间,让我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获得安宁,获得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海成,阿那亚首席品牌官、知名文旅品牌策划人

孤独是一种美学享受,不寂寞是一种人之常情,连接了物质、情感和精神,创造了属于你的美学,美学走进了日常,走进了各种各样的空间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雪梅,漫说文旅集团总裁

对旅游的需求逻辑是快乐,而且是非常简单的快乐,快乐让他们忘记时间、忘记年龄、忘记身份、忘记性别,把这种快乐作为旅游的本质,让游客在我们的旅游项目里忘掉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磊,七彩云南古滇名城营销策划负责人

大家对云南人有两个印象,一个是懒,一个憨,我们想把这两个特点发挥到极致,懒是云南想过的慢生活,憨是笨小孩我们要慢慢走,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的云南,所以我们用美食、音乐、艺术、奔跑和各界不同的人士一起去共创,创造出来很多精彩的内容。

圆桌论坛

中国文旅融合之现状与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谢婷婷、尹龙、刘育政、郑则坚

谢婷婷,江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这几年出现了一个新业态: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人均的碎片化时间变得越来越多,由此出现了微度假这个名词。

尹龙,北京迷笛音乐传媒CEO

怎么抓住年轻人,是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的使命,从商业上来考量,我们要去引导甚至是迎合孩子们的需求,就是要增加民族的文化、民族的音乐艺术与现代音乐的结合。

刘育政,夏诞创意创始人、中国旅游协会策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前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副总裁

你的项目要是唯一,要专一,有了定位之后就不要总是变化,围绕“唯一”专一地去做,不停地做升级,做文创产品,做各种演出,这样文旅项目一定会成功。

郑则坚,广州市新起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知名多媒体视觉导演、广州动漫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我觉得真正不可复制的业态或者是我们的这种科技形态,才是真正高质量的成本或者说是根本。

银发友好城市高峰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师:王景春

李曙升,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银发经济对我们来讲不光是一个供给侧结构改革产生的一个朝阳经济,它更是一个传承爱的社会事业。这个产业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小于它的社会效益,但我们希望通过发展银发经济,让渭南临渭区成为一个友爱感恩的传承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石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人口老龄化叠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转型是贯穿二十一世纪中叶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口老龄化叠加疫情防控常态化对我们的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建筑师

我们提到适老化改造、老年友好城市时,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安全无障碍,但其实也应该注意他们的社交需求和饮食等,我们要支持老幼代际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乐,MCM国际集团中国区总裁

一些中高端的养老社区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在父母养老问题上,自身生活的品质、照顾父母、陪伴如何能达到平衡,其实是未来市场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恩京,日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康语轩老年公寓投资管理公司CEO

理念的落地里“介护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一定要以人为中心,这个人就是老人,要以全人化的视角从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层面去满足老人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小薇,老郎中中医馆创始人

我愿意拿老郎中的实践成果来支持临渭的发展,各位企业如果聚合在临渭,我相信中国的养老产业一定会有一个新标,一个新高度。

中国职业经理人大讲堂

文旅职业经理人峰会

上 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新伟,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职业经理人考试测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要创新和转移发展,就要实现文旅行业的大融合。文旅企业是文旅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推动文旅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经理人出现是社会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必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友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

发展中国文化事业,要注重对外传播,要学会说话,自己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讲历史,也要讲当今中国,从文旅角度讲使大家了解现在的中国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两个百年的历史交互,我们从“有没有”进入“好不好”时代。这是一个发展新时期或者新时代的主要的特征。新的理念就是我们讲的这一个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第二个是协调,第三是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这样一个发展格局。

下 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新伟,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职业经理人考试测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要创新和转移发展,就要实现文旅行业的大融合。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社会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必然结果,一定要让企业的管理者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若风,文化和旅游部原科技教育司司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

文旅融合,不仅是文化和旅游相加,是文化+和旅游+的相加,这是文化生产力或者文化和旅游生产力一次大的解放。文旅企业不在大,有特色就有竞争力,特色是文化产业旅游业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展,腾讯研究院副院长、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

我们提出新文旅,意思是不再以原来的资源开发和重投资为看文化旅游发展的唯一渠道,更希望看到科技和创意驱动,催生出三点,旅游+、IP+、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民,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文化大数据产业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宁波)文化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筹)召集人

经济活动中常说,人、土地、技术、资本是四大要素,但是数据是第五大要素。几乎所有传统文化产业,业态,都可以被数字化彻底改造一遍。大数据也是一个手段,关键你拿大数据做什么。

圆桌论坛

新时代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和人才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成琪、王婧、胡娜、王旭、舒展

成 琪,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主编

数字文化产业的整体还是蓬勃发展的,新的业态,新的浪潮不断涌现。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是数字化人才培养。

王婧,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目前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不充分不平衡,在当前这种新技术催生文化产业的一些新业态,延伸整个产业链的同时,我们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文旅产业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有一定专业性,同也要能够融合经营管理之道。

胡娜,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主任

我们经常讲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它本身就是一种大美育的时间和践行,文化旅游更应该是一种美育概念践行,我觉得跟文化相关的事都是教育。

王旭,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文创院文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鳌文创院执行副院长

我们现在文旅的人才,从传统的规划已经很难再做提升。但向电影人学习,向做游戏设计的人学习,学习如何做更好的交互,占有用户心智,这可能是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一件事情。

舒展,腾讯研究院副院长、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

做企业要从实际落地出发,要练好自己内功,不必跟风。企业带头人要有数字优先理念,这对于人才培养跟培训非常重要。

第二届“夜游世界”创新文旅产业高峰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雪晨,锋尚世纪文化传媒副总裁

在对的时间对的空间里面做对的内容,从大活动下沉一些好的技术理念,永远提倡创新和具体的方法跨界。有了这样的一个重启思路,我们的共振、我们的美好明天就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水英,中科视维董事长

夜游不仅仅是旅游,夜游是我们用声光电或者各种技术来打开这个世界穿越时空的一个端口,这是夜游非常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彬,北京三色石设计院院长

中国市场对于夜游的需求非常大,它有自己明确的需求,第一点,要有人气流量。第二点,要可以变现。第三,要有迭代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个照明设计师,白天看到它觉得哪都值得照,实际上不可能哪都照,无法维护,灯也很丑,所以要做一些减法。照明,最亮的都在芯里面,离你最近的不是最亮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全胜,中国市政工程华北院灯光研究院院长

夜游如何塑造,通过以下四个要素诠释。第一,有创新的艺术装置。第二,激活沉浸式的体验。第三,塑造主体化的IP。第三,多元的融合开拓。第四,与媒体的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蓉,杉林文旅创始人

夜游项目不仅仅是文化内容与灯光场景的结合,还要再深入一点。前端运营我们需要加一个时间的设计,我们需要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设计。

圆桌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帆

夜游应该因事而定,因时而乐。

叶海

对夜游的理解,就是我们怎么样把一个项目,或者说一个装置,做到有视觉冲击力,有听觉冲击力,有沉浸式的体验感觉。

许宁

夜游经济为什么不挣钱?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投资越大、越花哨,就越挣钱。其实是错的。一定要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不新奇不围观,不得色不传播,不占便宜不消费。所有的夜游经济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旅游只有几种情况会买单:第一祈福烧香买单,第二望子成龙买单,第三向女朋友献昧买单。所以做投资项目能不能挣钱,就看里面有多少内容和这几点结合。

贺文良

旅游策划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体验的感受,另外一个是运营。感受上来说,要有参与感、互动感,人们才会愿意去,才能够留在那里。运营上,需要让这个项目长久地有价值输出,并且可以带来经济的回收,才是可行的经营方式。

祝雅灵

夜游经济以合理的商业模式为基础,以创造客户价值为起点。

王志军

现在舞美人向文旅靠,照明人向文旅靠,建筑、园林、旅游都在往这里靠,这是一条挺宽也是挺窄的路,这一条路如何演绎?本来的文旅圈的设计师,要率先创新,不要拷贝,因为这个行业形式太多,旅游消费者的主体——年轻人,他们很容易忘记,所以创新很重要。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是一个逻辑关系。这种内生的关系是一点点积累的。国潮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是对于文化的自觉,对于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的一种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梅,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潮作为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它做跨界合作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扩大销售,一种是品牌的再创新或者品牌的升级,所有活动就是要刷新消费者的认知。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你的,它的定位与你的IP气质,目标消费群体一致的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潇,趁早创始人,中国作家榜金奖作家,安永亚太区成功女性企业家

什么东西可以穿越这个时代,让用户能够接受?短视频兴起,我们接受短视频;铜版纸飘落,我们抛弃它。是要这样做吗?不停地问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晨,熊猫传媒董事长

国潮是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加上他们对于时尚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巨大方向。人生一个是要更好地节约时间,一个是要更好地浪费时间,我们最美好的时间要浪费在最美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新品牌的孵化时间大大缩短了,中国现在的品牌无论消费品还是文创品,只要足够的优秀,只要内容足够好,产品足够棒,其实是能够很快起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新博,京东京纪圈总经理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了,IP授权产品是个性化非常非常好的体现。其实在某些知名品牌,IP授权就是迭代的一个快速的法宝,以及拉近所有当代消费者心智的最好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柔侠,SMART文创平台总经理

如果每个人贡献一个点,我们在座的人可能现在就有三百个点,我们可能整个会场就有三千个不同的好的创意、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这就是SMART一直强调的群体智慧。

圆桌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于仁国、王潇、解谢、张壮森、赵东宝、赵洪珊

于仁国,魔豆投资创始人、《罗小黑战记》电影联合出品人

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见证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创在产品、商品等多个维度里的逐渐成长。

王潇,趁早创始人,中国作家榜金奖作家,安永亚太区成功女性企业家

要观察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把它打包好,模块化给用户,这部分就可以让人群可以留下来,成为真正的忠实粉丝,并且大家都会在这中间获得价值。

解谢,23°Studio/创始人兼视觉总监,AIM淳慢城文创大赛文创产品大奖得主

我们工作室的理念,就是做有温度、有角度的设计,国潮文创也是这样,这个温度是可以让大家感知的。我希望做出来更多有温度的产品设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

张壮森,森宝积木品牌创始人,国潮玩具倡议者,80后新锐企业家

中国的90后达到了将近四亿,这是欧美以及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没有的数字。中国的国潮需要90后来发酵,以点带面,从90后、00后、10后一直延伸到所有的年龄层。

赵东宝,兮兮零设计平台创始人、CEO

大家关心国潮这个概念,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谁来具体地完成这个创意转化的过程,它是怎样完成的。

赵洪珊,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经济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重视国内的消费以及国内的消费升级,是在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下面应该强调的。现在直播比预先更早成为规模更大的爆发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直播,呆在家里使得直播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启蒙。

传统创新——新生活VS新旅行主题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书雁,自然公社&自然造物创始人

希望能让传统回归当下的生活,我们的民艺遍布在中国的角角落落,这才是中国最宝贵的遗产、最温暖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邢莉莉,德玺见萩品牌创始人、德玺利迦品牌创始人

对于一个品牌也好,或者一个民间手工艺也好,更多的应该是在生活当中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我觉得对于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当下被喜爱和被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莎,创意产业管理博士、艺文力研究所创办人、Touching school创办人、KOSMOS平台共同发起人、田间学堂公益项目发起人

旅行是寻找从日常而生的一种脱落,寻找生而为人的觉知。能touch人心的就是好的旅行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萌,杭州九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谷雨平台创始人

手工艺是独一无二的,是有故事、有情怀,是匠心制造和生活日常的。希望让年轻人看到这是一个很潮流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妮,第二代湘绣传承人

产品设计是为了让人更好、更便利地生活,要通过创新符合当下的需求和当下的审美,打动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雙木,贵州非遗人文之旅首席体验官、贵州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创始人、中国蓝靛文化之乡全农文旅产业链总设计、贵州省蓝染文化交流活动总策划、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发起人、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特邀智库专家

我觉得有些非遗一定会消失,取精华去糟粕是时代的选择。比起看见,比起传播,比起设计,我们要多关注哪些非遗项目有机会活下去,或者如何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曼,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社发起人、贵州青于蓝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社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VS榕江县蓝靛行业标准联合发起人

选择绿色的、可持续的、再生的、环保的工艺,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莉,众信旅游集团副总裁、众信博睿整合营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众信旅游集团创始人之一

新生活新旅行就是用艺文的力量赋能,用旅行的感悟对话,用跨接的延展生发,可持续发展是它一切的目标。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他才能利己。农村的发展历史这么长,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征,根据实际情况,用智慧把它变得特别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ony brown,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前学术院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我们思考怎么样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心理的角度去调整他们,试着去调动这些学生的想法、心理、身体,让他们动起来。不能让孩子们困在屋子里,要让他们走出去,学会思考,学会动手与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欣,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造园建筑主持建筑师、《乌有园》主编

园林站在自然和建筑中间,使建筑和自然永远保持一个讨论。园林是属于综合设计艺术的一个复杂的世界,帮我们重新找回中国人原来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方法,来完成一个中国人的重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峻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副教授;Fablab O|数制工坊创始人,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数字方向)硕士,美国注册美国注册建筑师(AIA),LEED可持续认证会员

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云计算、大数据、5G正在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我们要用未来的思维去教现在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斯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生态危机教研室主任

我们设计应该回归到最重要的一些角色,就是为人类的根本利益设计,比如同理心、责任感。设计师的根本就是让新的设计、科学为人所理解、感知和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奥雅设计与管理学院学习发展总监,经济学/法学双学士

我们有三个很重要的理念,一个是教育忠于品质要求,第二个是注重情景学习,第三个强是智利教学相长,学无止境,每一场学习无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过程。

下 午

圆桌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飞、李方悦、黎怡兰、常镪、王旭

王飞,建筑师、教育家、创业家

之前大家觉得,教育必须面对面。而现在时间、空间好像已经不是一个壁垒了,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上课,就算当时听不了课也可以录播。更多的创新模式由此发生,我们整个教育系统也要开始重新的反思。

李方悦,奥雅设计联合创始人、董事总经理,洛嘉儿童创始人

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未来教育,就是为我们更好的一个未来,如何培养人才的事情。我们觉得,如果这些人才没有培养好,我们不会共同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黎怡兰,博士、北京大学教授

创新的定义是,你必须从新的概念发想,最后产生新的产品跟服务,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好的东西宣扬出去、传播出去,让你的目标市场真正地被使用。因此,企业才有源源不断、持续发展的创新资源。

常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

其实教育重要的就是人影响人。所以选老师特别重要,我们以前选老师,可能更多地的确看学历、职称、技术、能力,但现在我认为,重要的是老师的品质。

王旭,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文创院文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鳌文创院执行副院长

我们一直在思考,走了一大圈去跨界,不务正业了解其他行业,回来再看,到底设计的本质是什么?真正的市场对于设计师的需求是怎么样的?我们要从狭义设计走向广义设计,让未来的设计教育去培育出自创新领域核心的、有领导力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