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曹植的名作《白马篇》中有一句名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战场是独属热血男儿的舞台。虽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但霍去病17岁封狼居胥的风采谁不心向往之?从一支军队到每一名士兵,如果都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将是无往而不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历来都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刀枪无眼,一个将军的阵亡率也比小兵低不了多少,在战场上牺牲再正常不过。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很多本来上战场前以为已经抛开生死的人,在进入战场后却比谁都怕死,只要活下去什么都不顾,所以历来都有很多逃兵。而一支军队往往就是一口气撑着,有道是“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一个人当逃兵很可能会带动整支军队的崩溃,所以逃兵是任何将领都不能姑息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战争剧照

在古代,为了避免出现逃兵,于是就有了督战队,也就是我们在古装剧里常能看到战场后方一排提着大刀的人,他们手里的刀专砍逃兵。那么既然逃兵当不了,为了活下去装死行不行?答案是通常不行,这一点在古今战争中都如是。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讲战场上装死为何不可取的门道,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分古代战争和近现代战争两块。01

古代战争的基本模式可以参照古装剧。考虑到大家更加熟悉中国相关的战争,所以如古罗马重甲兵等兵种的战斗本篇就不涉及了。中原王朝因为缺少马场,而且属于农耕文明,所以兵种以步兵为主,周代的车兵和数量稀少的骑兵并非主流。对于步兵而言,因为是冷兵器战斗,所以“团结就是力量”对他们而言格外重要,步兵需要结阵才能形成战斗力,避免孤军奋战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士兵剧照

由此,在电视剧亦或是古代战争史书上我们都可知道,在数十万人参与的大会战中,双方步兵结成的阵势都是巨大且完整的,每一名士兵周围都有战友的拱卫,所有人都听从上司的命令行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一名士兵倒下,马上会有战友补上他的位置,自然后方的人就会检查这名士兵的情况,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能装死吗?如果被发现是故意装死避战,那就是按逃兵论处,不死也被弄得半残,还要永远拉进军队黑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战场剧照

02

进入黑名单会有什么后果呢?这意味以后的战役中这些人会与小偷、赘婿等被一起编入“敢死队”,他们要负责冲锋在最前线,撤退时需要断后,无论有什么危险任务都少不了他们的一份。这批人可谓是一支军队中死伤率最高的一群人,几乎没有谁能活过几场战斗。所以即使一时装死活了下来,最终死在战场上的命运多半也不会改变,如果遇到将军抓典型,很可能就是被拿来祭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士兵照片

很多战役打到后面都会发展成大乱斗,双方的阵型都被冲垮,真正进入了肉搏战。但这时候也很少有真正意义上孤军奋战的,一般身边还是有战友,这时候谁倒下都会有人去确认,依然瞒不过别人。即使装死成功了,命也不在自己手里。最后打扫战场的是胜利的一方,而记军功通常是数人头,意味着即使战死也会被敌军砍去人头(有时候还在战斗时就会砍头),一样躲不过,这一点对于古今战场都一样。如果赢的是自己这边,那这次装死多半就成功了。但是如果一支军队里士兵都想着装死活命,也很难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战争剧照

古代战争说了那么多,事实上其中很多道理也适用于近现代战争,比如当有士兵倒下后战友自然会确认他的情况,装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近现代战争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武器的不同,热兵器是更加致命的,战场上到处是流弹乱飞,即使躺在地上都有很大的危险,与其装死还不如就缩在战壕里。而且敌军在前进途中,经常都会扫射尸体来确定安全,这种情况下装死基本等于真死。由此,对于古今战争中,为啥少有士兵在战场上装死的疑问,有老兵也曾回答:蠢蛋才会这么干,装死比战死结局更悲惨。结语

虽然也有很多装死成功的例子,但相比装死失败的其实算是凤毛麟角了。而且如果因为怯懦而装死,在军队里也会被视作战死,传回后方父母亲人耳中的消息自然也就是真死了,而当全世界都以为自己死了,活下去还有意义吗?

参考资料:

《白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