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北京 门头沟区

行程: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西侧乘坐公交892路到达斋堂站,换乘m15路,到爨底下村站下车即是。自驾的话,沿109国道行至84.9公里处下国道,前行5公里即到。

线路小Tips:线路基本上很简单,没法难度的;成人门票35元,学生持学生证、老人持老年证18元;m15路车为定班车,斋堂前往爨底下的车次为每天9:20、15:05、18:40三班;爨底下村返回为每天6:50、9:40、15:35三班,返回时人数较多,注意提前前去等车以免坐不上车;有各种打折证件的话尽量带上都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理由:人类祖先从远古时代原始落后、荒芜人烟的恶劣自然环境中,一路围田造地、辛勤耕耘,用勤劳的双手慢慢创造了当今人类文明聚居之所。村落作为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的家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村落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都没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这些古村落是可以比拟大西北窑洞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爨底下村建在山坡上,高低错落,以村头后面的龙头为中心,以南北为轴线,两侧呈扇形散开。晚上,古村落特别安静。只有微弱的灯光和小狗吠叫,没有城市的宣泄和躁动,更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多了一个份乡村的宁静。 爨底下村是著名的影视基地,电影《投名状》、《最爱》、《手机》都曾在这里取过景。截至目前,爨底下村共接待了电影、电视剧组60多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爨底下村位于京西斋堂西北峡谷中部,距北京90多公里,海拔650米。全村人都姓韩,据传民众是明代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边迁过来的。爨底下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689余套民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一个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建筑群。根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乡村数字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显示,爨底下村主要以汉族为主,户籍人口102人,常住人口98人。整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爨底下村尊重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运用古代的"风水学说"确定土地利用的地点和位置,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以及"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潜力,结合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建房,院子,分流蓄水池,沿坡开阔地。整个村庄的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爨底下村以清代的四合院为主体,基本上由一个主室,一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部分设有耳房、罩房。主要分为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四合院的附属建筑主要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芭棚等。民居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如喜鹊、蝙蝠、牡丹、荷花、莲蓬等,装饰的主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墙腿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壁及影壁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精美的庭院外,爨底下村的街道和小巷也经过精心设计。爨底下村的街道和小巷大多铺有青石,灰石和紫色石板。质地坚硬而美丽,雨后的各种石板反射出迷人的色彩。在院子里,方砖用来铺地板。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走路也不滑。它还可以调节庭院的湿度。在地下建造了一个酒窖来储存蔬菜和水果。由于可以通过毛孔和地窖覆盖物调节温度,因此胡萝卜和土豆可以保存几个月。在地面上,在内部和外部镶嵌了六个带有圆形孔的石巢。秋天,在六个等距对称的石巢中种了六个带叉子的木桩。谷物在棚子下干燥,把木桩拉出。方便又美观。可以说是构思巧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爨底下村位于关古道中,爨头下方是一处天然关隘。裂谷长100多米。这是典型的断层景观,可以称为天险。其景观奇特,俗称"一线天"。 这个山谷是天然的裂隙峡谷,蜿蜒曲折,地形险峻,只能看到一米左右的天空,峡谷就像葫芦,里面有许多隐伏的洞穴,斧头雕刻,颇为壮观。感觉好像不在北京郊外,有点儿像是"大漠孤烟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全村中轴线上地势最高地方的财主大院又称广亮院,庭院在正面和背面都有两个入口。前院具有东西,中,西三个跨度,形成了一个大庭院,共有45个房间。财主院的门楼设在每跨院的东南角,面阔进深各一间,装饰精美,为"广亮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户外驴友的天堂,也是热爱旅行者的乐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探寻更省钱、省时、安全的户外线路。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护环境,做文明出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