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把有神仙居住修行的名山圣地称为“洞天福地”。据载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一处地方,被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这就是“上清派”的发源地——茅山。这里被认定为“上清总坛”,因坐落在茅山,也称“茅山派”。但这里最初并不叫“茅山”,原名句曲山。在道教史上,上清派其实是由是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所创,但尊“三茅真君”为祖师,因此得名茅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茅山道观

茅真君,指的是“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人(前156-前140年)。出生在咸阳南关。大茅君茅盈十八岁学道于北岳恒山,四十五岁得道而归。但据葛天师的《神仙传》记载,他们是幽州人,老大在齐地学道20年。学成法术后回乡,书中说他“能治病救灾,起死回生,善于变化,外物莫能伤害”。二茅君茅固,汉景帝时为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曾做过洛阳令,后官至西河太守。二人听说大哥学仙得道飞升,便弃官学道,和大哥在句曲山修行,皆成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茅真君神像

关于三茅成仙的传说,按照《汉武帝内传》的说法,西汉宣帝时期,被追封为“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大茅君神位最高,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按照《真灵位业图》的说法,二茅君为“右禁郎定禄真君中茅君”;三茅君为“三官保命小茅君”。在宋朝数次对神仙的赐封后,三茅真君正式确定的全称分别是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大茅君为天仙,二茅君、三茅君为地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茅真君神仙

从他们的神位名称中可以发现,三茅真君分别对应司命、司禄、保命;因此他们的职能都是很重要的。大茅真君,受事太极,辅佐东岳大帝三界大事,如保国安民、掌管世间生死之期、福禄官职诸事。二茅真君,茅山其实是他的治所,统领所有“地真”。三茅真君位列地仙九宫之英,辅佐东岳大帝治理地府事宜,领生记生,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茅山福地

关于三茅真君在神仙体系里的位置高低,大茅真君最高;三茅真君最主要,且高于二茅真君。按照道籍《无上密要》关于得道成仙的层次,按顺序分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二茅真君统领)、得九宫道人(三茅真君统御)、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大茅真君所在,也算统领,位列上清左位)、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